日产售总部大楼筹资转型,车企电动化布局加速

#美女#

日产卖楼转型记 传统车企的破釜沉舟与电动化豪赌

横滨地标易主了。那座矗立在黄金地段、见证日产辉煌的全球总部大楼,以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找到了新主人。买家很特别——中国敏实集团与美国KKR组成的跨国财团。更耐人寻味的是,日产卖出后还要租回继续使用20年。

这并非简单的资产处置。

看看数字就明白。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334亿元,不得不推进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的复兴计划。卖楼产生的34亿元特别利润,如同及时雨。但这场交易远不止财务自救这么简单。

传统车企的转型困局正在这里集中爆发。

销量未见崩塌,营收相对稳定,却栽在成本结构和转型速度上。日产全球销量334.6万辆,仅下降2.8%。但营业利润暴跌87.7%。电动化转型的沉重负担,正压垮每一个动作迟缓的巨人。

日产的抉择颇具象征意义。

卖掉总部——这家近百年的企业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核心资产。轻资产换现金流,用空间换时间。1600亿元的电动化投入需要真金白银,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日产售总部大楼筹资转型,车企电动化布局加速-有驾

有意思的转折发生在同一天。

日产宣布在华成立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中国制造的日产车型将首次出口海外。一边卖掉日本总部,一边加码中国市场。传统车企的生存逻辑正在重构。

敏实集团的角色也值得玩味。

这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从日产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房东。汽车产业权力格局的变化,在这笔交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售后回租20年的安排更显深思熟虑。

日产并非断腕离去,而是轻装上阵。保留办公功能的同时,将固定资产转化为研发资金。这或许定义了新常态——未来的车企不需要重资产,但需要灵活身段。

电动化赛道的残酷在于,它不关心你过去多辉煌,只在乎你转型多坚决。当卖楼成为筹集转型资金的选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抉择,更是一个行业的缩影。

日产能否凭借这波操作实现逆袭?答案藏在未来几年的产品布局与技术突破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传统车企的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卖楼求生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竞赛的起点。

日产售总部大楼筹资转型,车企电动化布局加速-有驾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能永远住在过去的房子里,即便是自己建造的那一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