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新车味,类似老刑警刚洗完案发现场的手——你知道它很干净,可心里总隐隐约约觉得还是哪儿漏了点什么。目光掠过车身,线条有点“鲨鱼”之名不符,倒是那收敛的尾部和溜背造型让人莫名联想到一台刚泡完澡的ET5T——紧致,筋骨分明,还藏着点家用车的居家温柔。理想 i6 就这样静静停在试驾场边,仿佛问你:这年头,“纯电”到底还能玩出啥新花样?
23.98 万元的首销价,冰箱、电吸门、空悬送到手软。如果这不是拼,那什么才能叫拼?但熟悉这行业久了,总会对“福利大放送”抱有一丝保留:你不是在买车,仿佛是在拆“年度终极福袋”,拆出来什么,多少靠人品——而人品,包括但不限于你的预算、对空间敏感度、以及冬天磷酸铁锂续航焦虑症重不重。
这一回,理想开窍了:“鲨鱼”不再打肿脸充胖子,也不再纠结六座还是五座,不整花活,直接一刀切做了大五座。经历过 i8 没有前备箱的车主都懂,那就像家里新装修结果硬是没留冰箱位,将来老婆孩子拎着菜只能放在门口鞋柜里。i6第一个前备箱,就是“后知后觉”的结果:电机、控制器、充电模块统统前移,空间一顿腾挪,往里扔个二十寸行李箱不费吹灰之力。只不过开着便捷,关起来就成了“灰手套大赛”,前机盖没有电吸,手残的哥们姐们只能多按几次,一边擦汗一边暗骂设计师是不是最近健身没续费。
车内氛围是典型理想风味:方寸间全软包,不让你觉得豪华到窒息,倒是像小区门口熟悉的麻辣烫摊,温馨里透着点人间烟火。最惊喜的不是那些大屏、音响、沙发,反倒是最大号化妆镜,一块白光喷射下,差点让人怀疑能在车里上全妆出门。音乐家模式又是一记巧招,对于音痴(比如我),终于能摸摸参数,调出属于自己的“翻车金曲”——虽然最终还是用别人的预设。
空间逻辑很清楚,纯电平台去掉了内燃机,轴距拉到三米,家里面小孩翻跟头都不用收腿。没了第三排,再也不用纠结满员时狗粮放哪,家用的本质是场景全覆盖,这回总算是想明白了。

说到底,再美的静态参数,跑得起来才叫硬核。Workshop上一堆技术专家泡着咖啡,花里胡哨扔出“高性能模式”“双腔空悬”“CDC主动滤震”。确实,实际体验下来,路感清晰,盘山路自信,有点小刺激,不闹腾,支撑也不硬邦邦。但别忘了,这所谓“运动”,不过是跟自家 i8 比,硬说“运动猛车”,离保时捷还隔着满满一瓶福尔马林。转向偏家用,低速虚位,高速软趴,真要你撒欢飚起来,新疆大叔都能用方向盘拉出一首《敖包相会》。
讲这些并不是老刑警刻意挑毛病,更多是提醒一句,别用运动车的视角挑家用车的刺,否则永远是甲方“乙方不懂我”的循环。舒适是骨子里的主线,滤震到位,液压衬套让底盘静音,“魔毯”也不是吹的,烂路上座舱安静得有点违法。
我试了后驱和四驱,结论简单粗暴——后驱完全够用,四驱你不日常爬冰卧雪真用不上。后驱轻巧,价格更美丽,“买大买重买贵”的执念其实像老员工买保险,最终还是用不上。磷酸铁锂电池配上理想家的“低内阻电芯”,一大堆自研配方拼出 CLTC 续航 720km,体感一脚顶到 500km,真用到极限,你还是会想起小时候数糖果剩下几颗的焦虑。
冷静复盘,i6 就是 i8 的化繁为简版,保留了家用精髓,砍掉了储物Bug,SKU配置直接送全套,买车不用再像点菜,怕辣怕咸还要问老板能不能换小份。用户体验和价格打了一场漂亮的配合,这种“鸡贼”的好,仿佛是刑侦里审讯逼供:不需要大动作,收紧空间,直击要害,剩下的全交给用户自己脑补。
当然,这结论并不自动带给所有人幸福。旁边的 L6 Max 车主江江,最近话都少了。降价新款砸得猝不及防,你前天还喊“这车我最懂”,转眼就成了老车主新韭菜。行业里的“幸福感”,从来都是周期性的,和现金流一样,今天你在巅峰,明天可能在补贴海里游泳。
所以,i6算不算“真正理想的纯电”?在我看来,空间逻辑、场景体验和价格都够了,但理想的“理想”,终究还是理想——它能不能成为你家的理想,还得看你怎么使用、怎么定义“幸福的家用车”。
如果有一天,所有家用纯电都做到刚刚好,是不是还有什么被我们忽视了?比如,在疯狂拼参数、拼价格的时候,车企会不会也丢失掉一份对“长期体验”的修养?你愿意为哪份答案买单?
据说,现场下订的基本都是年轻家庭主力,如果你也在徘徊,别急,记得试完能不能用手干净利落地扣好前机盖。毕竟,一台车好不好用,常常藏在你以为不重要的细节里。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