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ultra的打孔机盖该不该选配

一、散热功能:设计初衷与实际效果的争议



官方解释:散热需求低,设计侧重“情绪价值”
小米工程师明确表示,SU7 Ultra作为电车,前舱散热需求较燃油车降低80%,且能量回收系统已承担70%制动负荷,刹车系统无需额外风冷 。挖孔机盖的核心作用在于减重1.3kg和优化空气动力学视觉设计,而非传统燃油车的散热功能 。

实测争议:风道“未贯通”,散热效果存疑
多名车主实测发现,鼓风机吹气时机盖纸巾纹丝不动,内部风道未与外部连通,热成像显示挖孔区域温度较高但无气流排出 。对比保时捷、法拉利等超跑的S-Duct或风道系统,小米的挖孔设计更偏向“装饰性”,实际散热能力有限 。

小米su7ultra的打孔机盖该不该选配-有驾

二、选配价格4.2万:合理性与市场争议



官方逻辑:技术独特性与品牌溢价
小米强调碳纤维机盖采用热压罐工艺,复刻原型车设计,并为“纽北最速四门车”形象加分 。对比传统豪华品牌(如保时捷911碳纤维套件超10万元),4.2万定价被认为“亲民” 。

用户质疑:性价比失衡与“智商税”


功能与价格不匹配:4.2万仅实现减重1.3kg和装饰效果,远低于用户对“赛道性能件”的预期 。

竞品对比:第三方千元级“赛道风装饰盖”功能相似,价格仅为官方1/40 。

小米su7ultra的打孔机盖该不该选配-有驾
小米su7ultra的打孔机盖该不该选配-有驾

三、第三方打孔机盖:性价比之选还是品质妥协?



优势分析


成本优势:第三方产品价格低至千元级,功能相近(如装饰、轻微减重)。

灵活性:部分支持后期改装,适配性更广。

风险与劣势


适配性问题:非原厂件可能影响车身密封性、风噪控制及质保 。

安全性隐患:缺乏一体化压铸前舱的适配设计,或削弱碰撞吸能能力 。


小米su7ultra的打孔机盖该不该选配-有驾

四、选购建议


选官方挖孔机盖:


适合人群:看重品牌调性、轻量化数据、原厂质保的用户。

核心价值:碳纤维材质+独特设计,满足“赛道信仰”与社交属性 。



选第三方改装:


适合人群:预算有限、追求实用功能或个性化定制的玩家。

注意事项:确认产品合规性,避免影响原车安全设计 。

小米su7ultra的打孔机盖该不该选配-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