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二手车这件事,本质上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场大型的、荒诞的、充满了赛博朋克风味的行为艺术。你以为你是去交易,不,你是去渡劫的。你以为你开的是车,不,你开的是你下半辈子的尊严。
我第一次渡劫,是在遥远的2004年,那时候的车圈还很单纯,单纯到骗子都懒得给你整花活,直接就是一记重拳。我开着我心爱的小飞度,那车被我伺候得比我老板都好,油光锃亮,我觉得这车况,简直就是二手车界的刘亦菲,谁见了不得喊声仙女姐姐。我把它开到4S店,心里盘算着,这不得换个三室一厅回来?
结果,人家接待小哥,看都没看我的车,直接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长得像体温枪的玩意儿,后来我知道那叫漆膜仪,但在当时的我看来,那就是一个降维打击的法器。他在我的仙女姐姐身上这里“滴”一下,那里“滴”一下,表情就像华佗在给关羽刮骨疗毒,充满了专业性的悲悯。然后他告诉我,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动过,都有伤。
我当时就懵了,什么玩意儿?我自己怎么不知道?那种感觉,就像你老婆告诉你,你睡觉打呼噜还说梦话,而你本人毫无记忆。你无法反驳,因为你睡着了。我无法反驳,因为我不专业。价格,当场就被砍得像个压缩毛巾,我那点自信心,也跟着被吸干了。我悟了,原来在二手车这个修罗场里,你爱车如命没用,车况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是那个拿着雷电法王杨永信同款电击棒的男人说了算。他点一下,你的自信就少一格;他再点一下,你的钱包就薄一分。
第二次渡劫,我学聪明了。我觉得4S店这种浓眉大眼的家伙最会骗人,我要去找人民群众,去网上找那些“高价收车”的车贩子。这次我卖的是Polo,我心想,我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我懂了,信息不对-对称嘛。
结果呢?我还是太年轻了。网上的车贩子,那不是车贩子,那是情感大师,PUA界的祖师爷。电话里,他们能把你的Polo夸成保时捷,什么“Polo好啊,德系精品,年轻人的第一台钢炮”,那个价格报得,太阳听了都要一个趔趄。我心花怒放,开着我的“小钢炮”就去了。到了地方,之前那个情感大师不见了,来了一群面相凶悍的壮汉,围着我的车,像一群鬣狗围观一头落单的角马。
然后就是典中典的环节,挑刺。这里有划痕,那里有异响,发动机脚垫老化,轮胎磨损过度。我寻思我这车是去过阿富汗打仗了吗?怎么全是毛病?之前电话里不是还“德系精品”吗?现在怎么就成了工业垃圾了?我终于明白,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民间应用。他们不是来买车的,他们是来摧毁你的心理防线的。先用一个虚高的价格把你骗过来,让你产生沉没成本,然后当着你的面,把你的车说得一文不值,让你觉得今天不卖给他,这车明天就得原地爆炸。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卖家心态搞崩。
操,这帮孙子是真的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第三次,我感觉自己已经修炼到元婴期了,这次我要卖一台国产车。我找了个号称“全国连锁诚信平台”的玩意儿,对接我的李经理西装革履,说话客客气气,给的价格也相当体面。我当时真的觉得,我悟了,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渡劫姿势,这波稳了。
然后我就签了合同。那份合同,与其说是合同,不如说是一份你递上去的投名状。上面密密麻麻的条款,什么保证金,什么违约金,什么复检权利,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签完字,交了那该死的保证金,真正的表演才开始。复检的时候,之前那个温文尔雅的李经理不见了,来了一帮拿着显微镜的“技术专家”,说我发动机有油泥,变速箱有顿挫,甚至说我调过表。我调你奶奶个腿儿!我作为一名中年男人,我连自己的体重表都不敢看,我会去调公里表?
讲真,写到这里,我感觉我不是在说卖车,我是在写一部都市版的《道诡异仙》。你以为你在跟人打交道,实际上你是在跟一整个异化的、扭曲的规则体系对抗。那个李经理,不过是这个体系推出来的一个人形玩偶。他的任务就是让你签下那份投名状,然后这个体系就会像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开始慢慢收紧,把你连车带尊严一起碾碎。最后,你不但车没卖出高价,保证金也要不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把你的车开走,转手加价卖给下一个人。
所以,你看,二手车市场,根本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玄学问题。它反的不是技术崇拜,它反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想象。你以为你开的是奔驰,有品牌玄学光环护体?到了二手车商那里,对不起,你这就是一堆铁,还得看年份、看公里数、看有没有老头乐给你蹭过。你以为你是特斯拉信徒,你的车是通往未来的任意门?车商只会告诉你,电池衰减了,哥们儿。
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老板每次都说多给肉,结果一次比一次少。人性,真是相通的。
这个市场不讲道理,它只讲究一个“势”。谁掌握了定义车况的“呼吸权”,谁就是爷。车商们常年浸泡在这个黑暗森林里,早就修炼成了金钟罩铁布衫,他们的眼睛就是X光,他们的大脑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专门用来计算你的心理底价。我们这些普通人,开着车进去,就像一只小白兔闯进了全是老鹰的山谷,你飞得再高,也只是为了让老鹰看得更清楚。
那么,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卖车?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个普通人怎么才能在哥谭市安全地活到退休一样。答案是,没有答案。你做再多功课,看再多攻略,到了现场,人家车商一套军体拳下来,你还是得懵圈。因为他们是职业选手,而你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你拿你的爱好,去挑战人家的饭碗,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放弃幻想。不要再想着“我这次一定要卖个好价钱”,你要想的是“我这次怎么才能输得体面一点”。真正的解脱,可能就是接受自己是个韭菜的现实。要么,就学他们,也开始发疯,直接把车开到他店门口,说:“今天这个价不卖,我就把车烧了,大家一起上新闻。”这才是掀桌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当然,这是气话。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最后的建议是,把车卖给你的朋友,坑一个算一个吧。至少,你还能收获一段变质的友谊。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