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走了!发动机都拆,40年辉煌咋就一夜清零?

三菱走了,连发动机都拆了! 40年辉煌为啥一夜清零?

2025年7月22日,沈阳航天三菱工厂的最后一条发动机产线停止运转。 工人拆下生锈的螺栓,把沾满油污的零件装进木箱,墙上剥落的三菱LOGO贴纸被扫进垃圾桶。 27年的合资厂牌换成了“沈阳国擎动力”,而三菱的最后一支技术团队踏上了返回日本的航班。

三菱走了!发动机都拆,40年辉煌咋就一夜清零?-有驾

1980年代,三菱发动机是中国车企的“救星”。

沈阳铁西区的荒地上,三菱与中国航天汽车合资建厂时,中国车企还在为10万台年产能欢呼。 1998年,第一台4G6发动机下线,迅速成为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 长城哈弗H5、比亚迪F3、奇瑞东方之子,这些初代国产车清一色搭载三菱心脏。 2005年,每三辆国产车就有一辆用三菱发动机,沈阳工厂年产能飙到80万台。

帕杰罗的黄金时代,公务车采购清单的霸主。

1996年,北京吉普国产的帕杰罗Sport刚上市,订单就排到三年后。 偏远地区的林业局、油田单位抢着采购,司机们说:“这车能爬45度坡,油箱加满跑800公里! ”2003年,三菱进口车年销14万辆,算上长丰猎豹和东南汽车的贴牌车,总销量差点掀翻大众。

刹车油管事件埋下第一颗雷。

2000年,宁夏一辆帕杰罗V31因刹车油管破裂坠沟,全国召回7.2万台车。 三菱被央视点名批评“区别对待中国市场”,罚款额不到北美十分之一。 车主们在4S店门口拉横幅:“日本车偷工减料! ”口碑崩塌后,丰田、本田趁机抢走三成日系份额。

三菱走了!发动机都拆,40年辉煌咋就一夜清零?-有驾

广汽三菱的虚假繁荣。

2016年国产欧蓝德上市时,4S店加价3万还得等车。 2018年销量冲到14.4万辆,长沙工厂50亿投资、4000名员工的规模堪称“日系样板”。 但没人注意到:生产线还在用2012年的老模具,中控屏卡顿得像十年前的山寨手机。 销售总监私下吐槽:“日本总部改个车灯颜色都要传真签字,等批下来竞品都换代两回了!

雷诺-日产联盟的内斗绞死了三菱。

2019年,戈恩被捕引发联盟内乱,三菱的新车研发预算被砍掉60%。 广汽三菱工程师眼睁睁看着图纸库冻结,六年没等来一款新车。 2022年推出的电动车阿图柯,直接拿广汽埃安V换标,续航520公里卖19.98万,比原型车贵4万。 车主提车后发帖:“方向盘上连三菱标都是贴纸,抠下来露着埃安的菱形孔! ”

工厂变成“僵尸生产线”。

三菱走了!发动机都拆,40年辉煌咋就一夜清零?-有驾

2022年,长沙工厂产能利用率跌到16%,4000工人每天擦拭闲置机器。 车间主任回忆:“一条生产线月产20台车,工人比车还多。 ”同年广汽三菱巨亏14亿,净资产变成负数。 供应商停止发货,车间厕所的卷纸断供三个月。

1元卖厂,埃安捡走最后遗产。

2023年10月,广汽用1元买下三菱30%股权,长沙工厂变成广汽埃安第三工厂。 拆除流水线时,工人发现2018年欧蓝德的模具崭新如初,因为销量暴跌后压根没用过。 厂区门口蹲着抽烟的老员工嘀咕:“当年调试第一台发动机时,厂长说这是百年基业的开始…”

发动机厂苦撑一年也倒了。

2024年,沈阳航天三菱产量暴跌至20万台,众泰成了唯一大客户。 库房积压的发动机堆到天花板,采购经理自嘲:“现在只接救护车和殡仪车的急单。 ”7月初清空最后一批零件时,物流标签标注“保质期至2034年”,但维修站师傅摇头:“2034年? 街上还剩几台三菱车? ”

三菱走了!发动机都拆,40年辉煌咋就一夜清零?-有驾

老车主的挣扎与告别。

郑州车主老张的2016款欧蓝德跑了23万公里,最近保养时发现4S店关了一半。 备用钥匙丢了,厂家说芯片停产无法补配。 他在贴吧晒出锈穿的车底大梁:“当年吹嘘的防锈镀层呢? ”而2003年买帕杰罗V33的李师傅更无奈:“二手车贩子开价3千,不如当废铁留着。 ”

日本总部的傲慢代价。

三菱全球财报显示,2024财年东盟市场狂卖25万辆,北美增长14%,唯独中国区被归为“战略放弃市场”。 东京董事会上,高管把败因推给“中国电动车发展太激进”,却绝口不提六年未换代的产品。 一位离职的中国区员工讽刺:“他们觉得中国人不懂车,结果自己连赛场都丢了。 ”

工商登记变更完成那天,几个老工程师站在沈阳厂区门口合影。 身后新挂的“国擎动力”招牌下,工人正把国产混动电池包搬进车间。 厂区广播突然响起1998年建厂时的老歌,有人低头抹了把脸:“这歌现在放,算葬礼进行曲吧?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