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坡时突然没了动力,后面的车差点撞上来!”武汉车主李女士的经历,说出了很多人对新版国标电动车的不满。25km/h的限速本就够让人闹心,可超速断电、空间不够用等四个问题,更让不少车主宁愿接着骑旧车,也不愿换新车。
先说最让人担心的超速自动断电——按新国标要求,车速一超25km/h就切断动力,看着是为了安全,实际却藏着风险。之前湖北就出过事,有人上坡时突然断电,车子往后溜,还撞到了人;要是下雨天需要借道,突然没了动力,刹车距离会比平时多30%,很容易被追尾。有第三方调研显示,只有13%的用户觉得这个设计有用,32%的人都觉得“突然断电反而更容易失控”。
再看空间,为了符合“塑件占比不超过5.5%”的规定,新款电动车大多没了尾箱。雨衣、头盔没地方放,只能挂在车把上,刮风的时候晃来晃去,连骑车的平衡都受影响。上海的宝妈陈女士就吐槽:“以前旧车的尾箱能装孩子的水壶、备用衣服,现在新车连头盔都得用手拎着,接孩子上下学特别不方便。”而且没了塑件遮挡,车架露在外面,不仅不好看,还容易刮坏东西,网友都调侃“这骑的不是电动车,是个铁架子”。
后座设计更是让家长头疼,说是“儿童禁区”都不为过。为了控制整车重量,新款车的后座普遍只有30厘米以内宽,稍微胖点的孩子坐上去都不稳。有车主试过,7岁、30公斤的孩子坐上去,膝盖都得蜷着,想装安全座椅更是不可能。更让人揪心的是,后座的金属扶手也简化了,孩子不小心就会磕到碰到,不少家长宁愿冒着旧车不合规的风险,也不想换这种不方便带娃的新车。
最后是续航问题,因为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公斤,锂电池的容量也被死死限制住了。市面上主流的新款电动车,标称能跑60公里,实际骑下来也就40公里左右。北京的上班族小张算过一笔账:“以前旧车充一次电能用4-5天,现在新车隔2天就得充。太麻烦了。”就算愿意多花钱买好点的锂电池,也因为重量限制没法加大容量,续航始终是个大问题。
其实安全和实用本来就不该冲突,杭州之前试点过“超速时降速而不是断电”,现在支持这个设计的用户已经从13%涨到了45%。希望制定标准的时候,能多听听车主的真实需求,别让合规的电动车,变成大家用着闹心的“麻烦车”。各位,你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