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染新冠了,还发烧了,有没有必要去医院?

我感染新冠了,还发烧了,有没有必要去医院?-有驾

记者 | 陈杨

编辑 | 谢欣

1

“奥密克戎(BA.4/5,BF7)基本上是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存在肺炎,所以感染并不可怕,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所以现在人们周围,在医院等地都会有感染者,“只要进行很好地休息、隔离、居家,身体很快就能恢复。”12月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上如是表示。

近日,多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出台,社会防疫宽松化叠加冬季流感等因素影响,一些地区三甲医院人流量增多。同时,根据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会防疫宽松化后,新冠感染人数将会激增。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因而,社会医疗资源必然将受到一波考验。而结合当下奥密克戎的毒性与感染后特征,多位专家指出,大多数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实际上没有必要去医院就诊,这样才能将医疗资源留给真正有医疗需要的老人、小孩和其他疾病患者,避免发生医疗挤兑。

“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医院”

在疫情防控优化后,各地医疗资源正在经历一次考验。

12月7日,北京一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护士接受《第一财经》YiMagazine采访时表示,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其他科室的护士都被紧急抽调到急诊部去支援,随后他们又被派去了发热门诊。目前,其所在医院收治出现新冠核酸阳性病人的标准是“除非是急诊手术,人命关天,否则都是让他们去定点医院”,但突然间涌进医院的病患已经多到很难立刻完成下一步的分流。

但实际上,此前已有多位专家指出,新冠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无需去医院治疗。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而言,感染新冠病毒后如只是无症状或者轻症,则建议居家治疗,对症处理。一般的低烧或者轻微的咳嗽不建议用退烧药,也不用过多干预。感染奥密克戎后一般五到七天症状消失。

12月8日,张文宏团队同样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方公众号“华山感染”发文表示,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通过电话、网络或者是当面问诊就能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也表示,新冠感染者绝大多数无症状,不需就医,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发热等症状,基本上7-10天左右转阴。

此外,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指出,“比药物更重要的是多喝水、多休息,增强营养,精神愉快,不要有压力,这几条比吃药更重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同样表示,目前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显降低,一般人群要以平常心对待新冠病毒感染,没有必要紧张甚至恐惧。从病原学角度来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看没有出现慢性病的情况,表明它在体内能够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它是自限性的。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则向界面新闻解释,自限性疾病都可以自愈,大部分靠的是自己的免疫力。

对于感染新冠的老年人,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仅建议80岁以上的感染者直接到医院治疗。79岁以下,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的感染者建议居家治疗;有基础病,病情稳定的感染者建议尝试居家,密切观察。

宁光指出,根据年龄、有无基础疾病以及是否全程接种疫苗可以将人群分为低中高风险人群三类,“只有高风险人群中的一小部分是需要就医的”。他介绍,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基础疾病不稳定、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65岁以下人群,第二类基础疾病不稳定的65-80岁人群,以及全程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人群。

可通过抗原自测、血氧仪等及时掌握身体情况

在目前激增的就医人员中,除了实际上没有必要去医院治疗的新冠感染者,可能还包括其他人群。

常荣山向界面新闻分析,在前述北京的案例中,一些就诊居民伴有发热、呕吐、嗓子疼等症状,可能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流感样疾病(ILI),而非新冠病毒所致。可与之对比的是,广州取消了临时管制、社会性核酸检测,但是新冠确诊人数并没有上升,三甲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增势也不明显,目前更没有增加重症病例(重症数据一般要比感染数据晚2周)。

常荣山介绍,流感样疾病也称为流感样综合征或流感样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发烧、颤抖、发冷、不适、干咳、食欲不振、身体疼痛和恶心。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由免疫系统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引起。一般而言,18-55岁的群体不太可能有肺炎症状,这样的流感样疾病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应该把医疗资源留给真正有需求的老人和小孩。否则,就算没有新冠病毒也会造成医疗挤兑。同时,这部分人群最好自觉做到少出门、少聚集,少去医院,以免发生聚集性传播,感染老人、孩子等流感、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是感染儿童并造成重症肺炎)的易感人群。

不过,除了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无需去进院就医,多位专家也提出了判断去医院就诊的标准。

张文宏团队在“华山感染”发文表示,感染者发热时往往会有脉搏(心率)增快,并不需要过于紧张。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大于39度)或脉搏(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超过3天;或者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者是不能缓解的胸痛、乃至意识混乱时,同样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常荣山进一步解释,若氧饱和度低于95%表明肺功能出现状况,可能由其他感染(如细菌感染、流感)等造成,因此即使抗原自测阴性也有必要去就医。

此外,常荣山认为,抗原自测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抗原自测是“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抓手,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其次,作为初筛工具,抗原检测可快速将就诊人员分类,提高分级诊疗的速度,同时可以用于医护人员自测,避免可能带来的院内感染,具有成本和检测速度上的优势。大量无症状居家或在发热门诊的诊断都可以依靠抗原检测结果。

12月7日和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前后发布《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其中,前者明确分级诊疗流程,包括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引导患者基层首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重点人群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阳性的,及时分级管理和转诊。

后者提到,抗原检测阳性的,自主抗原检测人员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加重时,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协助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对于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当每周开展2次抗原检测,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

据界面新闻记者12月9日向数位北京的新冠感染者了解,其中有人向社区报备后得到自行居家隔离的答复,有人未报备自行居家隔离休息,也有人表示社区电话无法打通,“可能太忙了”。换而言之,目前,基层社区的分诊管理和转诊功能承压,还可能仍需一段时间适应、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