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恰好经过某个城市的4S店一条街,天色正好微灰未亮,你大概率不会被什么抱着厚厚订单本的小伙子拦住。倒不是因为他们不热情,而是销售们最近心思都在PDCA、KPI这些生僻字母上的压力里拧巴着。 这是9月第二周的新势力销量榜单流出的夜晚,一个不违时宜的冷场:深蓝汽车新闻组的茶杯还淌着昨夜加班剩下的茶渍,蔚来的公关倾向于把自己的头发从昨天起开始归入无产阶级财产统计。
榜单很快出炉——前五,都还是那几个老面孔,按秩序排列——零跑、小米、问界、小鹏、理想。基本都是你我的朋友圈里刷屏达人,至于蔚来,倒是割裂出了蔚来加乐道加一点萤火虫,三军归一,也排行不进。变的是第六,竟然冒出个深蓝,周销0.45万辆,新高。
事情到这里,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场“侦探剧”开局的温度。你随手捡起一块证据:深蓝S09新出了超长续航,果然销量上翘。桌面下还藏着几线变量:方程豹也上了“0.4万辆俱乐部”,极氪、岚图、腾势这些名字——几个月前还在财经公众号头条里厮杀,如今不少已不再制造大事件。
看似一场常规的月度风云变幻,却值得做点专业分析:新势力品牌排行榜,表象上是商品优劣、产品力竞争,剥皮之后则是研发力、供应链完整性、品牌资产甚至情绪渲染力的多维较量。在新能源这口锅里,“零小问”接过了曾经“蔚小理”的火炬,谁也没料到蔚来一拆三,结果合起来也干不过几个“老同事”。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
原因并不复杂。一辆车的销量变化,像极了刑侦案里的时间线。用户画像、售价带、功能亮点、交付节奏、市场话题度、终端补贴、舆论热点、竞品动作,每根线索都能拖拉出一个案中案。9月第二周销量普遍环比回升,不是什么玄学,是促销落地、部分积压订单消化、电池原材料降价之类的“细节放大”。蔚来的下滑,在乐道L90爆量积压交付后回落,也正符合舆论预期。你要说是躺平,那也罢。无非是量大时透支,账面拉平。
零跑之所以能杀到头部,一则下沉市场渗透果敢,二来“官降”彻底、渠道稳扎稳打,小米和问界则有极强的“品牌信仰+科技光晕”加持——这年头,能让亲戚主动问你“那家手机厂的车靠谱吗”,那就是赛点。小鹏和理想则胜在产品线拉得长,覆盖面够宽。深蓝这股暗流,靠产品推新兼顾性价比、技术创新吃到市场真正的红利;至于方程豹之流,凭着“个性化”电混抓到了社群KOL们的饭碗,毕竟现在买车更像买IP。
蔚来的“分裂术”,看着极像某种新试剂实验,只是反应没到分子重新组合的那刻。如果说乐道、萤火虫用来解决特定市场问题,那蔚来自身如何打破中高端定位对销售量的桎梏,还是个线性增长都捞不住的难题。至于昔日的BBA则干脆学会了冷眼旁观,偶尔喊两声“技术平权”,实际上主力还不愿放弃油车利润池里的寸分利益。
有同行见到现在榜单:“新能源就像一场无声夜跑,有人放短跑冲刺,有人都是马拉松心态,还有人边跑边换鞋。” 这一轮榜单洗牌更像是一次非致命的“试错”:市场风向一吹,大众的投票就会迅速做出调整。蔚小理、零小问,谁都别急着贴最终标签——这个圈子昨天心高气傲的人,第三周可能账面只余寥寥数字。毋庸讳言,新能源行业迭代的速度,连吹空调吃瓜的人手心都捏出汗水。
做刑侦的人习惯了细节推理,眼下最容易忽视的,是销量背后真实的用户需求变迁。新能源第一梯队各有一病:升级快意味着生命周期短,叠加补贴退坡,基础设施瓶颈、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风险还在那儿晃荡。大家都在“技术创新大跃进”里赔本赚吆喝——新品上市两月降价,老车未交付先变“二手”,消费者哪还有安全感?这也怪不得经销商深夜喝茶:连宣传方案或者价格,明天会不会下调都不敢打包票。
说句黑色幽默:每次新能源周销量榜一出,我们倒像进了破案复盘会议——只是尸体换成了前一周的失败者。至于深蓝的新高,别太当真,下次也可能被泼冷水。至于蔚来拆家分属、品牌战略连续调整,还会不会孕出“下一个理想”?得看时间和赛道心情。
其实在无数检讨和复盘里,没人能给出唯一标准答案。销量是消费者集体投票出来的短暂真理,也是市场无情拨号器。今夜榜单既是“开庭陈词”,转天也可能沦为批注“已过时”。等风又起,角色轮换大概率再来一次。——该怎么打破这一局?品牌裂变、产品突围、营销去神话?其实更多答案还在每一辆交付到用户手里的车上。
用一句冷静收尾吧:销量榜背后,究竟是品牌力的较量,还是市场现有体系的自我循环?你会选哪种答案,或者说,你觉得答案还重要吗?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