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聊车的话题,突然从“你买蔚小理了吗”变成了“零米问,你站谁?”说实话,我刚开始还觉得这名字有点搞笑,像是在点外卖,结果一看销量数据——好家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零米问”这三个字,已经实实在在地支棱起来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第二周,零跑、小米、问界三家周销量齐齐破万或接近一万,直接把其他新势力甩开一个身位。尤其是零跑,1.3万辆的成绩单,稳稳坐上头把交椅,小米紧随其后,9800辆,虽然差那么一丢丢,但考虑到它还在爬产阶段,这数据已经够让人上头了。而问界靠着华为技术的加持,8600辆也稳得一批。反观曾经风光无限的“蔚小理”,理想和小鹏这次并列第四,销量被零跑甩了快一半,不知道老车主看到这排名,会不会有点天塌了的感觉?
这局面,说白了就是新势力的牌局,已经重新洗牌了。
先说零跑,为啥能冲这么猛?你去4S店转一圈就明白了。10万到20万这个价位,它家的C10、C11、T03哪一款不是性价比顶呱呱?特别是C11,空间大、配置高,连L2级辅助驾驶都给你安排上,关键是价格不飘。很多人原本想买个合资燃油SUV,结果一进零跑店,直接被打脸:这价位能买到这种质感?“真香”定律又一次应验了。它的策略很清晰:不玩虚的,主打一个亲民实用,把“国民神车”的路子走得明明白白。
再看小米汽车,这波热度真的离谱。雷军一嗓子喊出“为发烧而生”,现在是“为提车而等”。9800辆的周销量,背后是数不清的订单在排队。很多人吐槽产能跟不上,但你反过来想,没几个人会为一个劝退的产品排队半年。小米SU7到底有多火?我朋友说,他订车的时候,销售随口一句“大概等八周”,他立马签了合同,生怕晚一秒就被截胡。这哪是买车,简直是抢限量款球鞋。而且SU7这车,百公里加速够猛,颜值在线,车机和手机生态打通得也顺滑,妥妥的“出片利器”,开出去走路都带风,年轻人谁不心动?
不过话说回来,小米现在最大的坎儿还是产能。工厂要是不赶紧支棱起来,再多的订单也可能变成“等得心凉凉”。
然后是问界,尤其是M7和M9,最近在高端SUV市场简直横着走。M9一出来,直接叫板百万级豪车,激光雷达、鸿蒙座舱、智驾系统全拉满,连空气悬架都给你配齐了。有人说它贵,但看看销量就知道,市场愿意为“华为出品”这四个字买单。它的用户画像很清晰:不差钱、追求科技感、看重品牌调性。你去商场看M9,那气场,绝对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主儿。而且问界的智驾系统,现在是真的能帮你减轻不少驾驶负担,高速上开启NCA,车子自己变道、超车、下匝道,老司机看了都得说一句“牛”。
那传统“三巨头”怎么了?小鹏和理想这次并列,8100辆听起来不少,但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乏力是事实。理想还在靠L系列“冰箱彩电大沙发”打天下,家庭用户确实买账,但新鲜感一过,“买菜车PLUS”的标签有点盖过“智能先锋”。小鹏的智驾技术其实很顶,G6、G9的操控也像“驾驶玩具”,可惜品牌声量被零米问压了一头,有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意思。
深蓝、极氪这些,各有各的亮点。深蓝的增程技术挺扎实,价格也实惠,但品牌认知度还是差一口气。极氪的底盘调校和安全性能顶呱呱,可惜车型少,更新慢,粉丝都快等急了。方程豹玩越野,硬派是硬派,可这市场毕竟小众。乐道想接棒蔚来走性价比路线,但“换电”这盘棋现在看,有点像在走钢丝。
横向对比一下,如果你预算20万内,想要高性价比,零跑C11或者深蓝S07都是不错的选择,空间大、配置足,日常通勤、全家出游都不在话下,妥妥的“床车”潜力股。要是你是个科技控,手机又是小米生态用户,那SU7的吸引力真的很难抗拒,开上它,感觉整个人都上了智能生活的快车道。而如果你预算充足,追求极致的智能体验和高端质感,问界M9或者理想MEGA这类车型,绝对能让你走路摇头晃脑。
说到底,这轮销量排名的变化,反映的是消费者心态的转变。以前大家买车,看品牌、看口碑;现在更看重实际价值、智能体验和生态联动。零跑赢在“真香”,小米赢在“上头”,问界赢在“装逼利器”加“技术背书”。曾经的“蔚小理”不是不行,而是对手太卷,节奏没跟上。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零米问”时代,你爱了吗?如果是你,面对这三强,你会怎么选? 是选零跑的实惠,小米的潮流,还是问界的高端?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找到你的“同道中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