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乐道创纪录,交付突破10万台,树立品牌新里程碑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和汽车资讯里可能都刷到了一条挺振奋人心的消息,说的是蔚来汽车旗下的新品牌“乐道”迎来了里程碑时刻,交付量一下子突破了十万台大关。

这个消息听起来确实厉害,新品牌刚出来就有这么猛的势头,可以说是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又打了一剂强心针。

不过,咱们要是仔细琢磨一下,可能会发现一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地方:蔚来的“乐道”品牌不是在2024年才正式发布的吗?

蔚来乐道创纪录,交付突破10万台,树立品牌新里程碑-有驾

怎么时间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还凭空多出了十万台的交付量呢?

这事儿里头其实是有一个挺有意思的误会。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车迷和生活观察者的身份,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看看这个“十万台交付”里程碑的真正主角是谁,以及他到底做对了什么,能在中国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汽车市场里,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

首先,咱们得把事实摆正。

那场在2022年10月18日举行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第十万台新车交付仪式,真正的主角并不是当时还未正式问世的蔚来乐道,而是另一家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中同样大名鼎鼎的企业——理想汽车。

地点是在风景宜人的广东省汕头市东海岸公园营地,当时理想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先生,亲手将车钥匙交到了第十万个车主家庭的手中。

所以说,这是一次属于理想汽车的高光时刻。

这个小小的乌龙,恰恰也从侧面反映出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和信息的快速更迭,各种新品牌、新技术层出不穷,让咱们普通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有时候难免会把信息记混。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理想汽车这个成就的分量,反而更说明了,在这样一个大家都瞪大眼睛关注的市场里,能实打实地做出成绩是多么不容易。

那么,咱们就来聊聊理想汽车的这个“十万台”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汽车品牌,特别是对于一个成立没几年的新品牌来说,十万台绝对是一个关键的门槛,它代表着品牌从初创探索阶段,真正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广泛认可的阶段。

蔚来乐道创纪录,交付突破10万台,树立品牌新里程碑-有驾

咱们可以回顾一下理想汽车的发展速度,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

理想汽车的第一款车理想ONE是从2019年底开始交付的,它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在2021年的11月,完成了第一个十万台的积累。

这个速度在当时已经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了。

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从第十万台到第二十万台,理想汽车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种加速度的背后,正是其在2022年推出的全新L系列产品(理想L9、L8等)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具体来看,2022年可以称得上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大年。

当年6月份,他们的旗舰车型理想L9正式发布,这是一款定位在四十多万的全尺寸大型SUV。

要知道,这个价位的市场长期以来都是被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国外豪华品牌牢牢占据的。

一个中国品牌敢于直接向这个领域发起挑战,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理想L9在当年8月底开始交付后,市场反响极其热烈,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单月交付量就轻松突破了一万台。

这在当时创造了一个纪录,也向整个市场证明了,只要产品做得好,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高端市场和国际巨头掰手腕。

这不仅仅是卖了一万台车那么简单,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国人对于自主品牌的信心,让大家看到,我们自己也能造出让中产家庭心甘情愿掏钱购买的高端好车。

蔚来乐道创纪录,交付突破10万台,树立品牌新里程碑-有驾

在理想L9的成功带动下,后续的理想L8也延续了这种热销势头,两者共同发力,才有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迅速达成的又一个十万台交付的里程碑。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到底为什么?

理想汽车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这么多家庭对它如此青睐?

毕竟,放眼望去,市场上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有像特斯拉那样技术领先的全球标杆,有像比亚迪那样产品线极其丰富、性价比超高的本土巨头,还有蔚来、小鹏这些同样优秀的“同学”。

理想汽车能从中脱颖而出,一定是有它独到的地方。

其实,理想汽车的成功秘诀,如果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它极其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城市里一个庞大群体的核心需求,这个群体就是“家庭用户”。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经理,他似乎比很多人都更懂得一个中国家庭在出行时会遇到哪些开心的事和烦心的事。

咱们可以设想一个非常普遍的场景:一个周末,你打算带着爱人、孩子,可能还要加上年迈的父母,一起去郊区或者邻近城市来个短途旅行。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一辆普通的五座轿车或者SUV,坐六个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勉强挤得下,后备箱里还能不能同时放下婴儿车、露营的帐篷、孩子的一堆玩具和全家人的行李?

蔚来乐道创纪录,交付突破10万台,树立品牌新里程碑-有驾

这往往就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理想汽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自己的产品牢牢地钉在了“为家庭造车”这个定位上。

无论是理想L9还是L8,它们主打的都是大空间六座布局,车内的设计理念也完全是围绕着家庭成员的舒适体验来的。

比如,车上配备了车载冰箱,可以让孩子在夏天随时喝到冰镇的饮料;后排有大尺寸的娱乐屏幕,能让长途旅行不再枯燥,孩子们可以看动画片,老人可以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座椅的设计也极尽舒适,甚至有专门为女主人设计的“皇后座”,可以提供堪比飞机头等舱的享受。

这样一来,汽车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它变成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充满欢声笑语的第二个“家”。

当然,光有一个“家”的温馨概念还不足以打动所有人,因为还有一个所有新能源车主都绕不开的坎,那就是“里程焦虑”。

很多人都喜欢电动车那种安静、提速快的驾驶感受,也乐于享受更低的用车成本,但一想到节假日跑长途,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景象,心里就直打退堂鼓。

理想汽车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聪明且务实的解决方案——增程式技术。

简单来说,理想的车本质上是一台纯粹的电动车,它的轮子始终是由电机来驱动的,所以开起来的感受和纯电车一模一样。

但与纯电车不同的是,它的车上还带了一个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它唯一的任务就像一个“随车超级充电宝”,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启动起来,安安静静地在后台发电,为电池补充能量。

这样一来,好处就显而易见了: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你可以把它当作纯电车来开,用家里的充电桩充电,成本非常低;而当你需要出远门、跑长途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只需要像开燃油车一样,去加油站加满油,这台“超级充电宝”就能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电力,让你的续航里程和燃油车一样没有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在当时充电网络还不够完善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是完美地平衡了用户对电动化体验的向往和对续航便利性的现实需求,为很多想尝试新能源但又有顾虑的家庭提供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虽然关于增程式技术的好坏在行业内有过一些争论,但市场最终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成千上万的家庭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这套方案在那个阶段是最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方案之一。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智慧,不固守某一种单一的技术路线,而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最实在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品牌能够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关键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