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致歉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发文致歉,回应小米SU7 Ultra最近受到争议的限制马力和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小米汽车#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近日,多名博主反映,小米SU7 Ultra汽车更新了1.7.0车机版本,对车辆的动力输出进行了限制,1548匹最大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要达成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只能使用大约900匹马力。

此事引发热议,不少小米车主表示,本来购买小米SU7 Ultra就是冲着高马力去的,现在性能被限制,认为没有征询过意见和车主调研,擅自为车主做决定,不尊重车主的选择,也侵犯了车主的权利。

小米汽车就此问题在《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中发文回应:确实存在不妥,已暂停了这次推送,我们深表歉意。

小米汽车表示,之前推送的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锁条件,“给部分用户带来了困扰”。收到反馈后,小米汽车已暂停了这次推送;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小米汽车将会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其已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预计用时4至8周,具体时间以小米官方通知为准。“我们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保障驾驶安全,但没有充分征询大家意见,也没有做好相关功能的沟通说明,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不妥的地方。”

此外,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我们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在3月底的小米汽车撞车爆燃事故发生后,“智驾”成为行业关注焦点。2025年4月,工信部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会议上明确要求:车企不得对L2级辅助驾驶功能进行“自动驾驶”或“全场景智驾”等夸大宣传,并加强对OTA升级的监管。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多家新势力车企紧急修改宣传话术,甚至调整车型命名体系。

5月初,小米官方微博发布一组宣传物料,其海报中以往“小米智驾”的话术,换成了“小米辅助驾驶”。对比官网发现,更换话术的有两款配置,其中“小米智驾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而SU7 Pro/Max车型的“小米智驾 Max”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更换话术、降低宣传频次的不止小米。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也纷纷调整宣传话术,门店销售人员不再主动提及“智驾”,转而强调空间、舒适性等卖点。

受撞车爆燃事故影响,一直刷新单月交付记录的小米出现“急刹车”。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辆。其3月份小米汽车交付量超29000辆,以此计算,4月小米汽车交付量下降了约1000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