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那个以前被夸上天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好像日子不太好过。
咱们普通人看新闻,总觉得它不是在搞火箭就是在造酷炫的汽车,怎么突然就传出“崩了”的消息呢?
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特斯拉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它那个老板马斯克又在盘算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计划。
咱们先看看特斯拉的成绩单,这可真是有点惨不忍睹。
就说2025年第二季度,它的总收入一下子就比去年同期少了12%,这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更核心的卖车业务,收入更是下滑了16%,全球交出去的车也少了13.5%。
这就像一个班里原来次次考第一的学霸,突然之间成绩连续下滑,连欧洲和美国加州这些老根据地都守不住了,市场份额一个劲儿地掉。
最让人揪心的是,公司账上能随时动用的活钱,一下子从6.6亿美元掉到了只有1.5亿美元,这说明公司的财务压力非常大,手头紧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
外部的环境也没给特斯拉好脸色。
美国政府给买电动车的人发的那个7500美元的补贴,马上就要在9月底停了。
这一下,买车的成本就高了,肯定会影响销量。
还有个事儿更有意思,特朗普政府那边把汽车的排放标准放宽了,这下像福特、通用这些传统车厂,就不用再花大价钱去买特斯拉的“碳积分”来凑数了。
这笔以前几乎是白捡的钱,一下子就少了51%,对特斯拉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在特斯拉焦头烂额的时候,咱们中国的汽车企业可真是扬眉吐气。
在遥远的欧洲市场,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销量,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特斯拉,坐上了头把交椅。
而在国内,小米造的第一款车SU7,一发布,一天之内就收到了超过24万辆的订单,这个数字简直吓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中国的车企,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营销,都已经非常强大了,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市场。
特别要提一下比亚迪,它每卖一辆车赚的钱(也就是毛利率),有22%,比特斯拉的17.2%还要高。
这可就厉害了,人家不仅卖得比你好,赚得还比你多,这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这么个内外交困的局面,换做一般人可能就想着怎么降价促销,保住市场再说。
但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脑回路跟咱们不一样。
他没有一头扎进价格战的泥潭里,而是大手一挥,指向了一个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未来:他说,特斯拉的希望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着边际?
但人家已经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了。
在美国奥斯汀市,已经有十几辆经过改装的特斯拉Model Y,装上了最新的硬件和自动驾驶系统,在一个划定的区域里开始了试运营。
乘客用手机叫车,坐一趟花4.2美元。
当然,为了安全,现在副驾驶上还必须坐一个安全员,以防万一。
尽管还处在这么初级的阶段,马斯克的目标却定得高得吓人。
他计划到2025年底,就要让这种无人出租车服务覆盖美国一半的人口;到2026年,更要推出一款连方向盘和刹车都没有的、专门用来跑出租的“Cybercab”。
他甚至把成本都算好了,要做到每跑一英里只要0.2美元,这只有目前技术最领先的谷歌Waymo公司的十二分之一,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个蓝图画得确实很美,但现实的骨头却很硬。
首先,政府监管这关就不好过,比如在加州,这种运营许可到现在还没批下来。
其次,安全问题是天大的事,就在今年7月,试运营的车队就出了第一起碰撞事故,美国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立刻就介入调查,要求特斯拉交出详细报告。
这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步子还没迈稳就想去参加百米赛跑,摔跤是难免的,但每一次摔跤,都会让公众对它的安全性打上一个大大的问串号。
马斯克画的另一个大饼,是那个叫“擎天柱”的人形机器人。
他的目标是2026年就开始量产,五年之内,每年要生产100万台!
这可不是商店里卖的玩具,而是准备送到工厂里去替代人工干活的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
他设想的成本是每台2万美元,比买一辆便宜点的小轿车还划算。
不过,马斯克自己也承认,这东西刚开始生产的头两年,肯定是卖一台亏一台。
而且,造机器人需要的那些高精尖的零件,比如精密减速器,能不能稳定地买到还是个问题,机器人上岗工作,怎么保证绝对安全,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大难题。
所以,你看特斯拉现在的处境就特别拧巴。
一方面,它必须像一个正常的汽车公司一样,去面对卖车越来越难、利润越来越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的残酷现实。
它也在想办法自救,比如努力生产那款外形很科幻的皮卡Cybertruck,同时也在研发一款售价只要2万美元的廉价车型,希望用低价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它还在积极开拓像印度这样的新市场,并且计划在墨西哥建新工厂,利用新的电池技术和一体化压铸工艺,把造车成本再降低40%。
这些都是一个传统车企求生存、求发展的常规操作。
但另一方面,马斯克又在拼命地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息:我们不只是个卖车的,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我们真正的未来,是那个价值上万亿的无人出行市场,是那个能开启一个全新产业时代的人形机器人。
他认为,特斯拉积累的超过25.7亿公里的自动驾驶数据,才是别人无法超越的核心优势。
这就像一场巨大的赌博,特斯拉把短期内挣扎求生的痛苦,和对遥远未来的无限憧憬,全都压在了牌桌上。
那辆还没影的、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就是这场豪赌的终极赌注,它将最终决定特斯拉这艘曾经辉煌的巨轮,是会就此沉没,还是能开辟出一个全新的航海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