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

最近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汽车市场有点让人看不懂。

一边是新闻里说,今年前九个月全国汽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245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8%,这数据听起来,那叫一个红火,好像家家户户都在排队买车。

可另一边,你路过家门口的4S店,是不是觉得有点冷清?

店里的销售顾问虽然还挂着职业微笑,但眼神里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

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有驾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就显得特别矛盾,一边是整体市场的欣欣向荣,一边却是卖车人的个体承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车市“冰火两重天”背后的真相,也看看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现在到底是不是一个买车的好时候。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情况,就是现在卖车的经销商,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的数据很直接,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的汽车经销商里,只有不到三成(28%)完成了厂家定下的销售任务,而处于亏损状态的经销商比例,竟然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5%。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你现在随便走进两家4S店,其中至少有一家是在赔本经营。

就连像永达汽车这样行业里的大集团,虽然半年报上写着营业收入两百七十多亿,看着数字很吓人,但实际上,新车业务普遍亏损,利润空间被挤压得非常厉害。

很多经销商都陷入了一个“旺季冲量不赚钱,淡季清库亏更多”的怪圈。

你可能想问,不赚钱为什么还要卖?

因为他们背着厂家给的销售指标,不完成任务就要被罚款,而且大量的库存车积压在手里,每天都在产生资金成本和贬值风险。

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卖。

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有驾

根据统计,现在经销商卖一台新车,毛利贡献居然是负的22.3%,也就是说,卖一台亏一台。

那他们靠什么生存呢?

主要靠的是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业务。

简单来说,就是靠你买车之后回来做保养、维修,以及办理贷款、购买保险时收取的服务费来赚钱。

这种畸形的盈利模式,让经销商们苦不堪言。

在这种大背景下,汽车市场内部分化得非常严重,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简直走出了两条完全相反的路。

我们先说说传统燃油车这边,那真是一曲“悲歌”。

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个叫做“国七排放标准”的政策。

国家宣布,预计在2026年开始实施这个更严格的排放新规。

这个消息提前了18个月放出来,对于手里攥着大量不符合新规的“国六”燃油车库存的经销商来说,无异于一道“生死令”。

他们必须赶在新规实施前,把这些车都清掉。

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有驾

于是,从今年9月份开始,一场被业内称为“史上最大力度”的燃油车促销战役就全面打响了。

优惠力度有多大呢?

简直是到了“挥泪甩卖”的程度。

合资燃油车的终端促销幅度,一下子提升到了23.3%,比上个月还高了4.5个百分点。

特别是那些排量在2.0T以上的中大型SUV,成了清仓的重灾区。

比如,某德系主流品牌的一款中型SUV,终端价格比指导价直接低了6万多,有些库存时间长的车,甚至搞出了“买车送全年保养套餐”之类的活动。

自主品牌的燃油车也没能幸免,促销力度同样很大。

价格倒挂,也就是卖价低于进价的现象,在燃油车市场变得越来越普遍。

像雅阁、凯美瑞这个级别的合资B级轿车,综合优惠算下来超过5万元,实际成交价已经降到了15万元的区间。

但即便如此“割肉”,燃油车的销量颓势依然难以挽回,9月份的销量同比还是下滑了18%。

卖燃油车的经销商,只有大约四分之一(25.6%)能盈利,接近六成(58.6%)都在亏损,新车业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亏损黑洞”,平均一家店一个月就要亏掉超过10万元。

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有驾

再把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市场,那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可以说是“逆势突围”。

尽管2025年国家取消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但新能源品牌的经销商们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到三季度末,有42.9%的新能源经销商实现了盈利,亏损比例只有34.4%,这个成绩在整个行业里可以说是相当亮眼了。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方面,是头部的新能源品牌主动打起了“价格战”,用降价来换取市场份额。

比如,今年9月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平均价格已经降到了19万元左右,比年初的时候便宜了将近2.8万元,降幅达到了13%。

这种主动让利的行为,有效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管是第一次买车还是换车的人群,都被吸引了过来,带动销量环比增长了8%。

另一方面,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插混)异军突起,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这类车的好处非常明显,平时在市区上下班,可以用电,百公里的电费可能只有油费的五分之一,非常省钱;周末或者节假日想出远门,又可以烧油,完全没有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

尽管插混车型的促销力度也在加大,但凭借这种“可油可电”的实用性优势,依然保持着热销的态势,9月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5%。

当然,新能源经销商也不是高枕无忧,他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售后服务的利润远不如燃油车,建店的投资回收期更长,普遍要超过5年。

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有驾

了解了这些行业背景,我们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来了:现在到底该不该买车?

答案是肯定的,这恰恰是一个难得的购车窗口期。

经销商的痛苦,正是消费者的机会。

从现在的市场动态来看,年底前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第一个节点,就是9月底到10月初的这段时间。

这是燃油车清仓最猛烈的时候,特别是那些2.0T以上的大排量合资SUV,优惠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

如果你对燃油车还有感情,不急于一步到位换成纯电车,那么现在入手一辆技术成熟、品质可靠的燃油车,性价比非常高。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买这种优惠大的车,一定要仔细检查一下轮胎和电瓶的出厂日期,避免买到停放时间太久的“长库存车”。

第二个节点,是11月底到12月初。

这段时间是车企为了完成年度“双积分”任务的最后冲刺期。

所谓“双积分”,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家对车企的一个环保考核,生产的新能源车越多,积分就越高。

三季度车市承压,新能源车突围,购车窗口期已现!-有驾

为了达标,车企会不惜成本地推动新能源车的销售。

届时,像“0首付+免息”这样的金融政策可能会再次出现,特别是插混车型。

同时,2024款的车型也进入了清仓阶段,如果你对最新的智能驾驶芯片技术不是特别在意,那么抓住这个机会抄底老款车型,能省下不少钱。

第三个节点,是12月中下旬。

这是燃油车购置税全免政策的“末班车”,政策到12月31日就截止了。

结合经销商年底冲业绩的迫切需求,合资品牌很可能会放出最后一波优惠。

但这时候也要多留个心眼,警惕一些商家“先涨价后降价”的伪降价套路。

在车型选择上,如果你考虑新能源车,那么插电混动车型无疑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它兼顾了续航和使用成本的优势,特别适合家里充电不方便的用户。

而燃油车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那些主流的合资品牌主力车型,比如雅阁、凯美瑞等,它们的综合优惠已经超过5万元,技术成熟,市场保有量大,保值率也相对较高。

尽量避开那些比较小众的品牌,以免给日后的维修保养和卖二手车时带来麻烦。

想要把优惠最大化,可以参考杭州一位王先生的购车经历。

他买一辆标价28.6万元的电动车,通过车企官方降价4.2万、地方政府补贴1.5万、旧车置换补贴0.8万,再加上电商平台赠送的价值1.2万的礼品,里里外外算下来,最终相当于打了7.6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买车时一定要多方打听,善于利用“以旧换新+消费券”等叠加政策。

同时,也要警惕一些消费陷阱,比如在直营店购车要仔细核对报价单,防止有隐藏的服务费或强制装潢;选择电池租赁方案要看清合同条款,特别是电池的产权归属;跨区域购车要确认好售后服务是否全国联保;验车时,记得核对车架号的第10位,它可以告诉你车辆的生产年份,避免买到库存时间过长的车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