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11连盈!捷豹路虎订单破6.5万

美国关税冲击业绩

“挑战”这个词在捷豹路虎最新的财报里被反复提到。2025年4月到6月,这家英国豪华汽车品牌收入是66亿英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税前利润只有3.51亿英镑,直接暴跌了49%。

最让公司头疼的,是来自大西洋对岸的问题——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加征了27.5%的关税。这成了利润大幅下滑的“致命一击”,因为美国市场占了捷豹路虎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今年4月关税正式生效后,捷豹路虎甚至一度暂停了对美出口整整一个月。

风暴中11连盈!捷豹路虎订单破6.5万-有驾

关税冲击与战略转型双重压力

捷豹路虎2026财年第一季的业绩,简直就是一个“矛盾体”。营收是66亿英镑,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2%;税前利润只有3.51亿英镑,直接砍半,暴跌了近50%。全球批发销量也才87286台,数字看起来冷冰冰的,但背后其实暗流涌动。

利润几乎腰斩,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关税政策。今年4月,美国在原本2.5%的关税基础上,又对欧盟和英国产的汽车加征了25%的关税,这样一来,总税率就达到了27.5%。这相当于给捷豹路虎狠狠地打了一记重拳,导致他们不得不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整整一个月。

财报里有一句话说得挺实在:“关税对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产生了直接且重大的影响。”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说明捷豹路虎真的被这波关税打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美国市场可是他们全球销量的“大头”,占到了约25%。现在这个关税收上来,谁也躲不掉,谁都得吃亏。

再加上捷豹品牌本身也在战略上做调整,准备全面转向电动化,逐步停掉传统燃油车型。结果呢,新旧产品还没完全接上,中间出现了一个“断档期”,这时候再加上外汇市场的波动,简直是雪上加霜。

风暴中11连盈!捷豹路虎订单破6.5万-有驾

转型关键人物登场

“破局之道”和“掌舵者更替”,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你看啊,现在乌云边上已经透出一点金光了。6月份开始生效的英美贸易协议,把英国产汽车的关税从27.5%一下子降到了10%。接着7月27号,欧美也达成了协议,把欧盟这边的汽车关税降到15%。这对斯洛伐克那边生产揽胜和卫士这些车型的工厂来说,简直就是一条生路啊。

“我们感谢英美政府这么快就谈成了新协议。”即将卸任的CEO阿德里安·马德尔在财报里这么写道。这位带领捷豹路虎走出疫情低谷的“老船长”,马上就要在11月份把位置让给塔塔集团内部的一位财务高手——P·B·巴拉吉。

这个任命有点意思。巴拉吉现在是塔塔汽车的CFO,干了32年,从汽车到消费品行业,财务这块儿他可是行家。德意志银行的一个分析师马克·琼斯说:“选一个财务出身的高管,说明接下来公司可能更看重资金效率和投资回报。”

现在问题来了,这位“数字专家”要面对两个大挑战:一方面得推进每年38亿英镑的电动化投资计划,另一方面还得在2026年之前实现自由现金流归零。怎么在财务控制和创新投入之间找到平衡,这可是个关键考验,也直接关系到捷豹路虎能不能顺利转型。

风暴中11连盈!捷豹路虎订单破6.5万-有驾

电动豪车新时代来临

“电动豪车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最近的财报里,最亮眼的明星非电动揽胜莫属。光是预订量就已经突破了6.5万辆,这可是还没正式上市呢,就已经火得不行,简直成了市场上的新宠儿。看来,捷豹路虎在电动化这条路上,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突破。

在英国伍尔弗汉普顿那边,他们新建的电动动力总成制造中心已经快搞定了,光是这个生产线就花了3.5亿英镑。而在默西塞德郡的哈利伍德工厂,已经完成了200多辆下一代电动SUV的试产,基于EMA平台打造的电动路虎,正一步步朝市场奔来。

不只是产品线在变,品牌结构也在大调整。以前捷豹和路虎是一个牌子,现在却拆成了四个独立品牌:揽胜、卫士、发现和捷豹。平台也从原来的七个精简到三个,为电动车的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我们一直在做的是‘重塑战略’。”马德尔说。到了2030年,公司将投入180亿英镑,推动整个企业实现净零排放。而电动揽胜和新款捷豹车型,就是这场变革的先锋部队。

风暴中11连盈!捷豹路虎订单破6.5万-有驾

中国市场困境与全球布局

中国市场的困境,跟全球大棋局的关系可真不简单。

现在欧美那边因为关税问题稍微缓和了一下,看起来有点转机,但捷豹路虎在中国这边却越来越难了。2025财年,他们和奇瑞的合资企业——奇瑞捷豹路虎,销量直接暴跌了34%,只有3.4万辆,还亏了1400万英镑。

更糟的是,产品断档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常熟工厂已经停产了捷豹XE、XF和E-Pace这些车型,接下来到2026年新电动车型上市之前,整整有18个月没有新车可卖,这中间的空窗期简直让人担心。

不只是产品,渠道也快撑不住了。全国有30%的经销商都在亏钱,有些门店干脆退出市场,转投其他品牌去了。

为了撑过去,他们搞了个“贴牌生产”的办法,就是用奇瑞的T1X平台来造电动版的神行者。可是,这种做法也让不少人质疑:一个卖50万的“神行者”,居然跟20万的奇瑞车共用底盘,这还能叫豪华品牌吗?品牌价值怕是又要掉下去了。

另外,捷豹路虎在中国的研发团队权限不够,本地供应链也不够强,这暴露了他们在电动化转型上的短板。现在奔驰、宝马,还有中国的那些新势力品牌,都已经在电动车领域布局得风生水起,而英伦豪车却越走越难,破局之路真是越来越窄了。

风暴中11连盈!捷豹路虎订单破6.5万-有驾

财务专家能否带领豪华车品牌转型?

结语:

财务专家能带好百年豪华车品牌吗?65,000个电动揽胜的订单背后,新CEO巴拉吉手握的不只是每年38亿英镑的研发资金,更是捷豹路虎在关税风波之后重新崛起的关键机会。

伍尔弗汉普顿工厂的电动马达生产线马上就要开动了,而中国经销商那边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与此同时,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已经开始算起了关税下调后能省下多少成本、赚多少利润。在这一轮风暴中,第十一次盈利,或许正是传统豪华品牌转型韧性的最好证明。

互动话题:你觉得有财务背景的CEO,能带好传统豪华车企吗?

支持的观点:电动车是烧钱的游戏,财务控制比技术情怀更重要!

反对的观点:豪车的核心是品牌和魅力,财务专家不懂产品,最后还是会翻车。

中立的观点:需要财务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关键看团队能不能配合得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