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视全天候牵引力、稳定性和轻度越野能力的美国驾驶员来说,全轮驱动 (AWD) 系统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功能。
从白雪皑皑的北方各州到多雨的沿海地区,四驱车比两驱车更具优势。
但并非所有四驱系统都能经久耐用。有些系统行驶超过15万英里后仍能可靠运行,只需极少的维护;而另一些系统一旦过了保修期,就会变成随时可能出问题的“定时炸弹”。
在本文中,我们将考察 10 种流行的全轮驱动系统,比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维护模式以及行驶里程较高时发生重大维修的可能性。
1.丰田RAV4/汉兰达AWD
丰田的动态扭矩控制全轮驱动系统在里程表达到15万英里后风险最小。该系统应用于RAV4和汉兰达等车型,它会在需要时自动接合后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传动系统的磨损。
丰田保守的调校和超强的分动箱设计,使其行驶里程轻松突破 20 万英里。
即使出现故障,通常也只是后差速器衬套磨损或车轴油封漏油,而不是彻底的机械故障。每行驶 5 万英里定期更换润滑油通常足以保证这些四驱系统正常运转。
丰田久经考验的设计和充足的零部件供应,使其成为美国市场上最可靠的全时四驱系统之一。
2025 款丰田RAV4 凭借其粗犷、充满冒险精神的设计,在紧凑型SUV领域继续脱颖而出,尽管今年的外观更注重装饰而非功能。
这是因为丰田已经停产了 Adventure 和 TRD Off-Road 车型,以及它们先进的扭矩矢量分配全轮驱动系统。
尽管失去了越野性能,RAV4 仍然是一款实用、舒适、全面的SUV,非常适合日常生活,而对于大多数驾驶员来说,日常生活主要是在铺装道路上行驶,而不是在山路上行驶。
它为乘客和货物提供了宽敞的空间,配备了丰富的标准驾驶辅助功能,以及直观易用的科技界面。动力方面,它搭载了一台203马力的2.5升四缸发动机,动力和燃油经济性都相当不错,但缺乏驾驶激情。
那些追求更强劲动力或更佳燃油经济性的消费者,不妨考虑 RAV4 混合动力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些车型可提供更强劲的加速性能和更佳的燃油经济性。
2025款RAV4系列基本保持不变,仅取消了越野版车型。入门级LE车型的起价为31,250美元,顶配Limited车型的售价为39,555美元。在所有可选配置中,XLE Premium车型在功能和性价比方面达到了最佳平衡。
它配备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升级配置,例如 19 英寸轮毂、雾灯、电动尾门、天窗、双区自动空调、合成皮革座椅以及真皮包裹的方向盘和换挡杆。
丰田全面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在所有车型中均为标配,确保了安全性,而无需买家提高价格。
RAV4搭载一台2.5升四缸发动机,可输出203马力,扭矩为184磅·英尺,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前轮驱动为标准配置,也可选装四轮驱动系统,以满足追求更强牵引力的用户的需求。
虽然动力强劲且运转稳定,但在猛踩油门加速时,发动机的声音会比较粗糙,而且变速箱在降档时偶尔会出现顿挫。
在道路上,RAV4 提供了稳健、可预测的操控性,在高速公路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弯道上表现沉稳,但它缺乏像马自达CX-50 这样更注重驾驶体验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灵活性和响应性。
总体而言,2025 款丰田RAV4 仍然是那些寻求兼具实用性、舒适性和效率的紧凑型SUV的买家的明智、可靠的选择。
它可能不是同级别中最令人兴奋的选择,但它是最可靠、最全面的选择之一,这些品质使其年复一年地成为该细分市场中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2. 斯巴鲁对称式全时四驱
斯巴鲁以对称式全时四驱技术打造了其品牌,并因其可靠性而享有盛誉,尤其是在手动挡或传统自动挡车型中。
全时四驱系统可将动力均匀分配至四个车轮,在雪地行驶性能优异。然而,若与该公司的Lineartronic CVT变速箱搭配使用,则维修风险会增加。
AWD离合器组和CVT通常共用流体回路,这意味着如果变速器开始出现故障,AWD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老款 Forester 和 Outback(2013-2016 年)有时会在负载下出现卡滞或振动,这表明液力变矩器磨损或差速器离合器存在问题。
硬件设计出色,但与斯巴鲁的 CVT 变速箱搭配使用,行驶 12 万英里后容易出现问题。
全轮驱动 (AWD) 是一项备受欢迎的功能,尤其是在冬季漫长而严寒的地区,或者驾驶员经常遇到复杂地形的地区。
意识到这种需求,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制造商都提供四驱系统。梅赛德斯-奔驰为其车辆配备4MATIC系统,奥迪依靠其著名的Quattro系统,而宝马则采用xDrive系统。
这些系统都旨在增强牵引力和稳定性,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从简单的按需配置到能够独立将动力分配到每个车轮的复杂系统。其中,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以其独特而均衡的设计理念脱颖而出。
我本人曾拥有一辆 2015 款斯巴鲁森林人 2.5i Premium 三年,亲身体验了斯巴鲁的全时四驱系统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性能。
和所有 Forester 车型一样,我的这辆车标配了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我测试了它的各种路况,从平坦的高速公路到崎岖的东非山路。无论路况如何,这套系统始终提供出色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与传统四驱系统仅在车轮打滑时才启动不同,斯巴鲁的四驱系统会持续向四个车轮输送动力。这种持续的动力输出不仅能防止车轮打滑,还能在日常驾驶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卓越的操控性能。
虽然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是其大部分车型(包括傲虎、Ascent 和翼豹)的核心功能,但并非所有版本都相同。
斯巴鲁采用多达四种不同的全时四驱系统,每种系统都针对特定车型和驾驶特性量身定制。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它们都遵循相同的工程原理:平衡与对称。
斯巴鲁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完美的平衡布局。与大多数采用横置发动机(专为前轮驱动设计)的全时四驱车型(例如三菱Evo)不同,斯巴鲁采用的是水平对置式“拳击手”发动机,该发动机低矮且平放在车辆中心线上。
这种布局打造了一个对称的传动系统,变速箱位于发动机正后方,且传动轴长度相等。其结果不仅实现了均匀的重量分配,还能更直接、更高效地将动力传递至四个车轮,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并提升操控响应。
斯巴鲁这套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全时四驱功能。许多四驱系统在检测到牵引力损失之前,主要以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的方式运行,在将动力分配到所有车轮之前会有短暂的延迟。
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通过持续向每个车轮输送动力,彻底消除了动力延迟。无论您是在干燥路面、冰雪路面还是松散的碎石路面上行驶,都能确保流畅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最终,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凭借其精妙的工程设计和卓越的实际性能脱颖而出。其低位安装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均衡的布局以及持续的动力输出,共同打造出自信、稳定且操控自如的驾驶体验——无论路况如何。
3. 本田实时四驱系统(CR-V、HR-V、Pilot)
本田的实时四驱系统并非为攀岩而设计,但在日常驾驶的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变速箱分动箱,而是使用带有双液压离合器的电子后差速器。
该系统大部分时间保持脱离状态,仅在检测到打滑时才激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
长期车主反映,行驶里程较高时偶尔会出现漏油或离合器抖动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疏于更换变速箱油造成的。不过,发生灾难性故障的情况很少见,而且与更复杂的四驱系统相比,更换零件的价格也相对实惠。
简单有效,尤其适用于每行驶 40,000 至 50,000 英里更换一次差速器油的情况。
4. 马自达 i-Activ AWD
马自达CX-5和CX-9车型搭载的i-Activ全时四驱系统,利用27个传感器预测牵引力损失,并在发生前提前施加动力。此外,该系统的耐用性也令人印象深刻。
许多行驶里程很高的 CX-5 车型,由于该系统高效的动力传输减少了部件的压力,因此其四驱性能衰减极小。
该系统采用小型离合器式耦合装置,如果忽略液体,该装置可能会发生故障,但只要定期保养,在行驶 180,000 英里之前很少会出现重大维修。
需要定期维护,但总体而言,它是设计最好的长期使用预测系统之一。
马自达创新的全轮驱动系统 i-ACTIV AWD 旨在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出色的燃油效率,即使在恶劣的驾驶条件下,例如伊利诺伊州帕拉廷周围的黑暗、下雨的高速公路或积雪的道路。
马自达通过对硬件和软件的全面重新设计,开发出主动式全自动驾驶四驱系统,兼顾了全路况下的卓越性能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驾驶者可在位于伊利诺伊州帕拉廷的马自达经销店亲身体验这套先进系统的优势。
i-ACTIV AWD 系统持续监测路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前后轮之间的扭矩分配,无缝地从前轮驱动切换到全轮驱动。
通过减少轮胎打滑和优化动力输出,它在各种路面上都能保持稳定性和效率。
该系统配备多个传感器,可评估车轮速度、转向角度和驾驶员输入等因素,从而微调后轮的扭矩分配,以在加速、转弯、制动和起步期间实现稳定的操控。
在干燥路面上行驶时,i-ACTIV AWD 可模拟前轮驱动设置的效率,从而帮助提高燃油经济性。
与传统的固定扭矩分配(例如 50/50 或 70/30)的全时四驱系统不同,马自达的 i-ACTIV 全时四驱系统是动态的,能够实时适应不断变化的路况。这使得驾驶体验更加灵敏,效率也更高。
在雪地、雨天或冰面等恶劣路况下,马自达的i-ACTIV全时四驱系统能够智能地将动力分配至抓地力最佳的车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牵引力和稳定性。这不仅改善了车辆的转弯性能和快速操控性,也增强了车辆的整体控制力。
由于该系统主要以前轮驱动运行,仅在必要时才启用四轮驱动,因此在天气恶劣时,既能节省燃油,又能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和信心。
马自达的i-ACTIV全时四驱系统是所有马自达跨界SUV的标配,也可选装于马自达3轿车和马自达3掀背车。旗舰车型马自达CX-90及其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则配备了偏重后轮驱动的i-ACTIV全时四驱系统,带来更具运动感和性能导向的驾驶体验。
探索配备 i-ACTIV AWD 的全系马自达车型,包括畅销车型,如马自达CX-5 跨界车和全尺寸马自达CX-90 SUV。
5. 福特智能全时四驱系统(翼虎、锐界、探险者)
福特的智能全轮驱动系统将电子离合器组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以优化牵引力。
它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表现出色,但一旦车辆行驶里程超过 12 万英里,后差速器离合器磨损和分动箱卡滞等问题就会开始出现。
尤其是在福特锐界和老款探险者车型上,这些故障的维修费用可能高达 2000 美元以上。由于该系统结构复杂,且后桥耦合器容易积聚热量,因此对液压油的疏忽非常敏感,而许多车主却忽略了这一点。
维护得当的话运行良好,但疏于维护的系统可能会出现代价高昂的故障。
6. 奥迪 Quattro(纵置型)
奥迪最初的Quattro 系统,在采用纵置发动机的 A4、A6 和 Q5 车型中都有发现,它使用 Torsen 或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进行全时扭矩分配。
这套系统的机械特性赋予了它卓越的牵引力和超长的使用寿命。许多Quattro车型行驶里程超过20万英里后,故障率极低。
然而,当出现诸如传动轴轴承磨损或差速器密封件等维修问题时,由于人工复杂,维修费用可能会很高。
发生这种情况代价很高。机械耐用性极佳,但零部件和人工成本会推高成本。
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更是一种传承,定义了奥迪卓越的工程技术和在赛车运动中的统治地位。quattro是牵引力、稳定性和创新性的代名词,已成为奥迪品牌身份的一部分,象征着性能与操控的完美结合。
自四十多年前推出以来,quattro 系统不仅彻底改变了赛车运动,也改变了日常驾驶,重塑了制造商和驾驶员对全轮驱动技术的看法。
从拉力赛场到城市街道,它始终如一地证明了其在高效分配动力到四个车轮方面的优越性。
quattro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后大众汽车对四驱技术的试验。像 Typ 86 原型车和四驱 Kommandeurswagen 这样的车型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间快进到 20 世纪 70 年代,奥迪工程师约尔格·本辛格设想将大众 Iltis 军用卡车的四驱技术应用于乘用车。他的想法催生了第一款奥迪Quattro,这款车于 1980 年首次亮相,并永远地改变了汽车性能标准。
最初的 Quattro 机械式锁定差速器将扭矩均匀地分配到前后轴上,形成了一个简单而坚固的系统,提供了卓越的牵引力。
虽然固定扭矩分配使得急转弯充满挑战,但它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并为quattro在拉力赛中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奥迪改进了其设计,推出了 1987 年推出的 Torsen(扭矩感应式)quattro 系统。与固定式机械差速器不同,Torsen 系统可以根据牵引力自动调节前后轴之间的扭矩。
它利用螺旋齿轮,能够感知到某个车轴何时失去抓地力,并立即机械地相应地重新分配扭矩,而无需电子输入。
这项进步不仅提高了性能,而且增强了减速时的稳定性,使四个车轮都能受益于发动机制动。
quattro 最新发展阶段是冠状齿轮差速器,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取代了老式的行星齿轮组。
该设计采用啮合的冠状齿轮和小齿轮,可实现高度可变的扭矩分配,根据驾驶条件,扭矩分配比例可从 85:15 的后轮偏置调整到 70:30 的前轮偏置。
其精准的动力分配确保动力准确送达所需之处,即使在最严苛的路况下也能保持牵引力。与奥迪先进的前后差速器技术相结合,冠状齿轮系统构成了奥迪尖端全时四驱架构的核心。
从其不起眼的军事起源到如今的技术标杆地位,奥迪quattro 系统不断突破全轮驱动创新的界限。
无论是征服拉力赛场还是提升高速公路操控性能,quattro 都证明了奥迪对性能、安全性和工程技术的不懈追求,其未来看起来也和它传奇的过去一样充满希望。
7. 宝马 xDrive
宝马的 xDrive 系统提供卓越的牵引力和操控精度,但其复杂性使其在高里程行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电子控制分动箱采用执行器电机和离合器组,行驶里程超过 120,000 英里后容易发生故障,尤其是在 X3 和 X5 车型上。
症状包括加速顿挫或急转弯时出现“卡滞”现象。维修通常包括更换分动箱电机或重新校准离合器控制单元。
行驶过程中性能优异,但昂贵的电子和机械集成会在行驶 15 万英里后大幅增加维修成本。
宝马的xDrive全轮驱动系统代表了该品牌在牵引力、稳定性和性能方面的先进理念。xDrive于2003年随宝马X3(E83)和改款宝马X5(E53)一同推出,它引入了电子控制离合器组差速器,能够动态分配扭矩,标志着全轮驱动技术的重大飞跃。
这项创新以宝马标志性的后轮驱动为基础,并将其发展成为一套更具适应性的系统,从而在各种驾驶条件下提升操控性和驾驶信心。多年来,xDrive 系统不断发展演进,变得比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的同类系统更轻、更高效、响应更灵敏。
xDrive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实时适应能力。与传统全轮驱动系统被动地对车轮打滑做出反应不同,xDrive 会持续监测驾驶状况并主动进行调整。
无论是在结冰的山路上行驶,还是在轻度越野地形上行驶,亦或是行驶在湿滑的城市街道上,该系统都能保持性能和安全性的理想平衡。
从动感十足的 5 系到功能全面的 X5 SUV ,宝马旗下众多车型均配备了xDrive 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自信和灵活性,延续了宝马在动态操控方面的卓越声誉。
xDrive的核心是一套全时四驱系统,旨在即时响应不断变化的牵引力需求。它与宝马的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协同工作,利用传感器监测车轮速度、转向角度、油门位置和制动力。
这些数据使xDrive能够确定何时以及如何调整前后轴之间的扭矩分配。在正常驾驶条件下,该系统会保持40:60的扭矩分配比例,后轮占优,以保持宝马的运动驾驶感受。
然而,当检测到牵引力损失时,例如在雨天、雪天或湿滑的转弯处,xDrive 可以将几乎所有可用扭矩重新分配到任一车轴,以实现最大的抓地力和控制力。
xDrive 系统的关键部件是位于变速器和传动轴之间的电子控制多片离合器。
8. Jeep Active Drive / Quadra-Trac
Jeep的全时四驱系统,特别是全时 Quadra-Trac II 和主动驱动锁定系统,专为崎岖的越野环境而设计,通常在机械方面表现良好。
然而,高里程车主经常反映分动箱执行器或传感器出现故障。这些系统采用复杂的电子元件来接合低速四驱和锁定功能,这些元件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腐蚀或失效。
尽管如此,只要使用合适的润滑油进行保养,差速器和分动箱的核心部件本身都非常耐用。
机械性能优异,但易受电子元件老化和执行器磨损的影响。
9.沃尔沃Haldex全轮驱动(V60、XC60、XC90)
沃尔沃采用与大众集团旗下多款车型相同的Haldex耦合式全时四驱系统,只要维护得当,性能稳定可靠。该系统利用电控液压泵来驱动后轮。
但要注意:忽视液体和滤芯的更换会导致泵故障,这可能会完全使四驱系统失效。
许多在行驶里程达到10万至13万英里左右时出现的故障,其根源在于保养不当。如果保养得当,这些系统可以轻松行驶超过15万英里而不会出现问题。
对维护要求较高但本质上可靠的硬件。
10. 特斯拉双电机全轮驱动
电动全轮驱动系统在机械结构上更简单,没有传动轴或车轴间的离合器。特斯拉的双电机系统通过独立的电机将动力传递到前后轴。
这几乎消除了机械式全轮驱动系统中常见的传统磨损点,理论上使其具有很强的长期可靠性。
然而,电机逆变器或控制板故障维修费用可能很高,而且更容易在行驶里程达到或超过15万英里时发生。尽管如此,与传统的全轮驱动系统相比,特斯拉的设计涉及的活动部件要少得多,而且无需液体维护。
硬件配置低,但成本高。机械结构简单,但软件和电子问题可能会很昂贵。
在比较行驶里程超过15万英里的全时四驱系统时,丰田和马自达的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表现最为出色,令人安心。斯巴鲁和本田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性价比很高,而奥迪和吉普则在耐用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保养周期也相对较长。
宝马和福特的系统虽然性能不错,但一旦行驶里程超过12万英里,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对于特斯拉等电动汽车来说,机械可靠性并非关键,软件的耐久性才是。
对于计划在保修期过后继续使用汽车的美国买家来说,最安全的四驱车选择是那些结构简单且部件久经考验的车型。
定期更换油液、避免使用不匹配的轮胎以及定期检查传动系统,对于确保您的全时四驱系统在大多数车辆转手给下一位车主后仍然可靠运行大有裨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