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魏牌高山这车,现在从33万跌到22万,是不是真香?” 说实话,听到这个价格我第一反应是“打脸”——当初刚上市那会儿,33万起的定价确实有点劝退,毕竟这价位里可不只有它一个选手。但现在呢?直接降了10多万,相当于一辆五菱宏光MINI EV的钱白送你了。关键是,它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MPV,而是正儿八经的中大型豪华家用MPV,还带插混系统。这波操作,简直让人心动得有点上头。
那问题来了,价格下来了,产品力跟得上吗?值不值得入手?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车评人的身份,带你好好盘一盘这台魏牌高山,看看它到底是“国民神车”的潜力股,还是只是靠降价撑场面的“车界网红”。
先说外观,第一眼你就会觉得这车“走路摇头晃脑”那种范儿。前脸大尺寸镀铬格栅配上贯穿式LED灯带,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辨识度顶呱呱。不像某些MPV长得像移动的盒子,魏牌高山线条挺有设计感,侧面腰线流畅,尾部也做了溜背处理,风阻系数控制得不错,官方说是0.288Cd,在同级里算很优秀了。说实话,这种造型放在MPV里算是支棱起来了,开出去绝对不是“买菜车”的既视感,反而有点“装逼利器”的味道。
坐进车内,你会发现这车是真想走高端路线。内饰用料没抠门,大面积软包+木纹饰板,档次感一下子就上来了。中控那块15.6英寸大屏看着就爽,UI设计也清爽,不像某些国产车堆一堆图标让你眼花缭乱。高配车型还有AR-HUD,抬头显示信息全,开车不用低头,安全感拉满。空间更是它的强项,三排座椅布局,第二排是两个独立航空座椅,带腿托、加热通风按摩,长途跑高速,爸妈坐后排都能躺平,简直就是“床车”天花板。第三排也不算小板凳,成年人坐进去不会憋屈,这点比很多七座SUV强太多。
但你也别以为它是纯“奶爸车”。动力系统才是它的杀手锏——插电混动,纯电续航能到140公里左右(WLTC),日常通勤完全可以用电,油耗低到离谱。我实测过一次,综合油耗百公里才6L出头,这可是接近两米高的大块头啊!对比一下那些动不动就“油老虎”的传统燃油MPV,比如别克GL8,高山这燃油经济性简直赢麻了。而且它电机响应快,起步那一下特别轻盈,百公里加速8秒多,对于一台MPV来说,这成绩已经够用了。
说到智能化,魏牌这几年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这块下了不少功夫。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跑高速的时候特别省心。自动泊车功能也挺靠谱,哪怕你是新手,面对侧方停车也不用慌。不过有一点要提一下,它的车机系统虽然流畅,但语音识别偶尔还是会慢半拍,比如你说“打开空调”,它可能要等个两秒才反应过来,这点比起理想、小鹏还是差了点火候。
安全性方面,车身结构用料扎实,高强度钢占比很高,还配备了8个安全气囊,主被动安全配置给得挺足。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也比较稳,转弯时侧倾控制得不错,底盘调得偏舒适,过减速带那种“噔噔”感过滤得很干净,家人坐着不会抱怨“颠得屁股疼”。
那横向比一比,它到底有没有竞争力?我们拿两款热门选手来聊聊。
第一个是别克GL8陆上公务舱。这车不用多介绍,MPV界的“老咕噜棒子”,常年霸榜。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4S店多,维修保养方便,商务接待有面子。但缺点也很明显:纯燃油,油耗高,市区动不动就12L以上,养车成本扛不住;内饰科技感弱,车机系统像十年前的水平;第三排就是应急用,坐久了难受。现在GL8入门版也23万左右,价格和魏牌高山差不多,但一个是油车一个是插混,长期用下来差价可不小。
第二个是腾势D9,比亚迪的高端MPV,同样插混,起售价比高山还贵一点。它的优势是品牌热度高,销量猛,第二排座椅配置甚至比高山还豪华,电动腿托、头等舱体验。但问题在于,终端优惠少,落地价高,而且等车周期长,有些人订了等三个月都提不到。相比之下,魏牌高山这一波降价简直是“天塌了”级别的促销,性价比直接拉满。
再看理想MEGA,虽然定位更高端,价格也贵一截,但它主打的是纯电+超快充,适合经常跑长途的家庭。而魏牌高山胜在没有续航焦虑,加油充电都能用,使用场景更灵活。如果你家充电桩不方便,高山显然更实用。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从33万跌到22万,魏牌高山值不值得入手?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需要一台宜商宜家、油耗低、空间大、配置高、还能上绿牌的中大型MPV,那它现在真的有点“真香”了。以前33万的时候,大家觉得它定价飘了,现在22万起,等于把门槛直接打穿,产品力瞬间就支棱起来了。虽然品牌影响力不如别克,智能化略逊于新势力,但综合来看,它是一台非常务实、没有明显短板的家用大车。
更重要的是,这波降价不只是清库存,更像是魏牌在市场压力下的“弯道超车”。以前你可能看不上它,但现在这个价格,你还真不能轻易劝退。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入手一台魏牌高山吗?或者,你觉得GL8、腾势D9、理想MEGA哪个更香?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