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

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得不行,尤其是咱们国内的这些新品牌,一个比一个会玩。

今天你发布个新车,带个冰箱彩电大沙发,明天他就搞个自动驾驶能自己找车位,后天小米一登场,直接把科技圈的流量全给带过来了。

大家伙儿讨论的都是屏幕够不够大,语音助手聪不聪明,零百加速快不快。

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有驾

可就在这片喧嚣里,有个牌子显得特别格格不入,那就是沃尔沃。

就在小米开发布会,全网都在为那块大屏幕和酷炫的设计狂欢的时候,沃尔沃也在开自己的发布会,但他们干的事儿,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他们没怎么提配置,反倒是请来了一些在严重车祸里活下来的车主,让他们对着镜头讲,是车上那根安全带怎么救了自己一命。

这就让人犯嘀咕了,现在都2024年了,花个二三十万买车,咱们消费者到底图个啥?

是图一个能让我们在路上舒舒服服,能K歌看电影的“移动客厅”,还是图一个关键时刻能保住小命的“安全堡垒”?

这两种造车思路,就像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一边是人声鼎沸,挤满了追逐潮流的人;另一边是安静冷清,只有少数人在默默坚持。

沃尔沃的这种“反潮流”操作,到底是跟不上时代的老顽固,还是手里攥着一张别人学不来的王牌?

咱们得先弄明白,这两种车到底差在哪。

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有驾

你看现在的很多新能源车,特别是咱们国产的“蔚小理”这些新势力,他们特别懂现在人的心思。

大家上班累了一天,堵在路上,或者周末带家人出去玩,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放松,是享受。

所以,他们就把车里打造成了一个特别舒服的空间。

一上车,超大的中控屏幕跟家里的平板电脑似的,想看电影、想导航、想听歌,点一下就行。

座椅给你设计得跟按摩椅一样,带通风带加热还能放平让你躺着。

后排再给你装个小冰箱,夏天随时能喝到冰镇饮料。

语音助手也特别聪明,你说“我有点冷”,它就自动把空调温度调高,连手都不用动。

这些东西,都是你一上车就能立刻体验到的,实实在在的享受,发个朋友圈都能引来一堆点赞,满足感特别强。

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有驾

而沃尔沃呢,它把钱都花在了你平时根本注意不到,甚至感觉不出来的地方。

比如说,新车里总有一股味道,很多人觉得散散就好了。

但沃尔沃为了消除这股味道,连车门里那些看不见的隔音材料,都坚持用一种特别环保的,成本是普通材料的十倍。

就为了让你和你的家人,尤其是小孩子,呼吸的空气能干净一点。

再比如,现在车上都有无线充电,很方便,但沃尔沃的工程师就考虑到,无线充电产生的电磁波可能会干扰到装了心脏起搏器的人。

所以,他们的无线充电功能,需要你手动去点一下屏幕才能开启。

多了一个步骤,好像麻烦了点,但背后是对极少数人安全的一种周全考虑。

最能体现它这种“固执”的,还是在安全上。

咱们都知道安全带重要,但沃尔沃的安全带,不光是能在撞车的一瞬间把你牢牢捆在座位上,它还会在冲击力最大的时候,稍微放松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的放松,能避免你的肋骨被安全带勒断。

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有驾

还有那个你平时靠着睡觉的头枕,也不是个普通枕头。

国家标准要求,在被追尾的时候,头枕要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保护你的脖子,沃尔-沃把这个标准又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这些设计,你平时开车一百次一千次,可能都用不上一次,感觉像是白花了钱。

可万一,就那么一次万一,遇上了危险,这些你平时看不见的设计,就是能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的东西。

这么一对比,问题就清楚了。

一个,是把钱花在了“每一天”的享受上,让你开车的过程变成一种乐趣。

另一个,是把钱花在了“万一”的保障上,让你在最危险的时候能多一份生还的希望。

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

有一部分人觉得,沃尔沃这种做法有点“傻”,是交“智商税”。

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有驾

他们的想法很直接:我开车技术好,一辈子可能都碰不上一次大事故,干嘛要为那个概率极低的“万一”多花那么多钱?

有这个预算,我买个带顶级音响的车,每天上下班路上听听歌,不比那个用不上的安全配置香吗?

这种想法其实很有代表性,大家更看重的是日常能用得上的、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

但另一拨人,就把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觉得这是买车最基本的底线,是一种信仰。

他们会说,车是移动的家,家里坐着的是最重要的亲人,所以家的第一要素必须是安全。

那些看不见的成本,在他们眼里不是“智商税”,而是给家人买的一份最顶级的保险,买的是一份安心。

他们愿意为这份别人看不见的安全感,多花一些钱。

从销量上来看,支持这种想法的人还真不少。

虽然沃尔沃不像那些网红品牌一样天天上热搜,但它每年的销量都很稳定,说明在中国,还是有大批的消费者认可它的价值,愿意为这份“安全信仰”买单。

30万买车选移动客厅还是保命舱,沃尔沃对飚蔚小理,网友直呼刺激-有驾

其实,现在的情况也正在发生变化。

没有哪个品牌会一条道走到黑。

沃尔沃也知道,光有安全是不够的,所以你看它新出的电动车,也开始装上了大屏幕,也开始讲智能化,努力地去追赶潮流,不想被年轻人说成“老古董”。

而咱们的国产品牌呢,在把“冰箱彩电大沙发”玩明白之后,也开始回过头来,下大力气去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他们在发布会上,同样会花很长时间去讲自己用了多少高强度钢,在各种碰撞测试里拿了多少颗星。

这说明,市场竞争到最后,大家都会变得越来越全面。

聪明的车,必须变得更结实;结实的车,也必须变得更聪明。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其实是件好事。

因为无论是选择即时的享受,还是选择终极的安全,这两种需求都在被更好地满足。

最终的选择,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看在不同的价格下,谁能把这两方面平衡得更好。

这道题,表面上是在问我们买什么车,实际上也是在问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更看重眼前的快乐,还是更在意未来的保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