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

7.98万,这个数字像一个炸弹,彻底炸翻了家用车市场。谁能想到,一台宣称续航能跑1245km的车,起售价能干到这个地步?还记得它刚出来那会儿吗?11.38万起步,顶配奔着15万去,还得排队等车,那会儿它叫秦PLUS DM,可是“国产神车”的代名词。

短短几年,风云突变。从9.98万的冠军版,一路狂奔到如今荣耀版的7.98万。这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这感觉就像把一套本来就不便宜的房子,直接按照成本价甚至更低卖给你,就问你懵不懵?

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有驾

这个价位,你过去能买到什么?或许是一台配置不高的合资小型轿车,又或者是一些自主品牌的燃油紧凑型车。但现在,比亚迪直接把一台A+级混动车拉到了这个区间,而且是卖得最好的那台。

销量数据不会骗人,去年一年30多万辆,月均2.5万+,这是赤裸裸的市场认可。大家不是傻子,7.98万摆在那里,再对比一下传统燃油车的落地价和油耗,这笔账太好算了。

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有驾

那这7.98万到底买了些什么?首先是比亚迪那套越来越炉火纯青的DM-i技术。1.5升的发动机,光是热效率就高达43.04%,这玩意儿不是摆设,它直接决定了你加油的频率和钱包的厚度。

再加上电机驱动为主,亏电状态下的WLTC油耗都能做到4.6升/百公里。这什么概念?比很多小型车还省油。综合油耗更是夸张到1.58升/百公里(虽然这是实验数据,日常开肯定没这么低,但基数在那儿)。

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有驾

动力也完全够用。两个电机版本,180匹和197匹的总马力,零百加速最快7.3秒。这性能别说同价位,就是比很多更贵的2.0T燃油车都来得痛快,超车变道信心十足,完全不像一台不到8万块的车。

续航更是它的杀手锏,1245km的综合续航。虽然纯电续航分55km和120km两个版本,但有了这套混动系统,哪怕不充电,光加油也能跑很远,彻底告别所谓的“里程焦虑”,这点对普通家庭用户太重要了。

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有驾

当然,为了做到这个逆天价格,肯定有取舍。比如后悬架,用的是纵臂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有人会纠结这个,觉得影响舒适性或操控。但扪心自问,日常上下班、买菜接娃,有多少人能真切感受到差别?

外观嘛,还是那个比亚迪家族脸,大嘴格栅加贯穿式镀铬条,不能说惊艳,但家用足够耐看。尺寸挺厚道,车长4765mm,轴距2718mm,标准的A+级身材,空间表现可以和速腾、思域这些比肩了。

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有驾

1米76的人坐进去,前后排头部腿部都有一拳到两拳的空间余量,应付一家人出行问题不大。中间地板有微凸,坐中间的人长途可能受影响,但这在很多车型上都是普遍现象,不是什么大毛病。

内饰,说实话,跟最新的秦L比,秦PLUS这套是显得有点老气了,Y字型布局,悬浮屏,方向盘前面8.8英寸的小仪表。对于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可能劝退,但对于更看重实用、习惯传统布局的用户来说,温馨耐看,功能区划分清晰,也挑不出大毛病。

7.98万1245km续航,秦PLUS横扫市场,还看啥轩逸?-有驾

配置上,入门版确实有些寒酸,16英寸轮毂,后排没杯架,只有主驾车窗一键升降,外后视镜也只有加热和电动调节。但别忘了它的价格,7.98万,这个价位还要什么自行车?跟同价位的燃油车比,这些“不足”反而是它的“过剩”了。

至于“网约车”那个标签,确实是秦PLUS挥之不去的阴影。但这更多是心理层面的东西。对于一台落地不到10万的家用代步工具来说,面子真的没那么重要。能省钱、能跑、空间大,这才是王道。

所以你看,把价格这个核心点拎出来,再回过头去看这台秦PLUS DM-i,它的续航、油耗、空间、甚至是被吐槽的配置和内饰,都在这个7.98万的衬托下变得无比合理,甚至充满惊喜。它不是完美的车,但它在这个价格区间里,确实把家庭用户最看重的几个点做到了极致。这时候,你告诉我,预算放在那里,还有什么理由非得去买一台传统的燃油车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