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

「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有驾

4月16日,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宣布,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将在上海车展亮相,定名为「AUDI E5 Sportback」。

了解AUDI的人应该知道,自去年5月,上汽集团刚刚与奥迪签订合作协议;11月,AUDI品牌推至台前。今年4月,首款车型定名释出、新车亮相。

上汽和奥迪用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传统汽车过去5-7年的新产品开发到上市的工作,这1年E5 Sportback就完成从经历了概念开发、到产品设计,再到工程开发和验证一套完整流程,AUDI用「中国速度」回应了人们的种种期待、质疑。

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关注,围绕着新品牌的首款车型,将原本5-7年的压缩到一年时间来完成,上汽和奥迪究竟干了些什么?站在当前品牌初建、价值输出的关键节点,这款车型之于AUDI真正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汽和奥迪究竟会将讲些什么?

却鲜少有人注意到,围绕着AUDI E5 Sportback,既有的市场机遇和时代课题。当所有人都在基于奥迪这个“标志”来看待今天的AUDI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忽略了这款车本身的市场意义!

李佳琪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赶考1年,E5终于抓住了纯电盛开的春天!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3月份,全国纯电车型的销量为41.64万辆,同比增长45.2%,增速超过同期插混车型的33.7%和增程车型的0.7%,甚至比整个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增幅还高出近10%

尤其随着近两年充电桩、换电站等补能建设的突飞猛进,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续航突破,正在重塑用户对纯电车型的价值认知。截至今年3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突破700万台,其中,直流快充桩占比达45%,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超过98%;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2.0等新技术的落地,推动主流纯电车型续航普遍突破600km

一个不可否认的信号是:随着技术架构、水平的突破,以及市场对于纯电接受度的提高,意味着,纯电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比之下,无论是插混还是增程,都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技术上的短板和瓶颈。比如依赖发动机发电导致的高速行驶时油耗较高;动力系统结构复杂,导致车辆自重增加,续航打折;技术门槛低带来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增程赛道无比「吃香」的理想汽车,会在去年突然调转矛头转向纯电生产;为什么「黑马」零跑会始终坚持纯电和增程双动力形式的车型配比。

以增程车型为例,今年年初开始,占据新能源市场「半臂山」的增程市场出现大幅放缓趋势。作为增程领域的代表性车企,赛力斯今年一季度销量仅为5.46万辆,同比下滑42.47%,几近腰斩;奇瑞最新推出的星纪元ES增程版以15.28万元的「掀桌价」入市,但2月份销量仅为316辆。

增程车在市场终端的遇冷,本质上展现出今天外界围绕新能源汽车能源形式长远预期的思考逻辑。

AUDI E5 Sportback上海车展如期亮相、今年5月正式上市,仅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已经具备了先天的市场优势。随着纯电市场的春天到来,如果能够抓住机遇,AUDI E5 Sportback将有很大的机会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打造成一个新的支点。

2

中国速度、全球标准 要如何解决纯电的「老大难」?

过去两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20-30万元纯电赛道中,产品的品质、品控问题,常常是这一细分市场中最大的「硬伤」。传统BBA品牌入门纯电车型普遍基于燃油平台改造,续航虚标、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频发;而新势力品牌虽具备智能优势,但在制造工艺、产品品质却难以突破天花板,甚至此前某新势力品牌曾因车身异响遭到集体投诉。

如果没记错的话,AUDI E5 Sportback是当前市场中唯一一款完全按照正向纯电平台开发、奥迪全球标准体系验证的纯电车型,解决的就是围绕着这一细分市场的「两难」问题。

「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有驾

基于奥迪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AUDI E5 Sportback围绕着产品的设计、开发具备2个明显的特征:1、跳过与国内市场需求进行适配的环节,直接对应中国用户需求开发;2、效率提升,软、硬件开发工作的同步进行加上大量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与传统车型相比,时间上缩短了超过30%。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AUDI能将原本5-7年的开发流程,压缩到1年时间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AUDI不仅是要用时间换空间,跟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抢饭吃;也是依托上汽集团的本土化产业生态优势,实现开发效率与技术标准的双重突破。

「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有驾

在后续的工程开发和环节,AUDI E5 Sportback则完全基于奥迪的全球标准体系进行验证。这是因为奥迪深知,无论是过去的燃油时代,还是新汽车时代,围绕一辆车的安全和品质,始终是用户最核心的诉求,也是奥迪安身立命的根本。

因此,尽管围绕这一量产车型的使用场景大多是在国内城市场景,但与奥迪以往的任何一款车型一样,AUDI E5 Sportback需要经历两轮包含「两冬两夏」的不同极限环境下的考验。如著名的热浪滚滚的“死亡谷”、吐鲁番、极寒的黑河、瑞典等。不久前,AUDI E5 Sportback在瑞典的极寒测试谍照曝光,不仅展现了奥迪对全球统一品质标准的坚持,高度还原概念车的设计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有驾

除了真实场景的耐久性测试外,在品牌内部中,也需要经过包含16种极端工况下耐久强化试验区的测试,在连续跑上近万公里后,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拆解检查,确保损耗件维持设计使用寿命的正常损耗节奏、关键结构件无异常才能进入量产阶段。

此外,在电池安全上,AUDI也将沿用奥迪全球严苛的TL82229 电池安全标准,在这一标准下,针刺测试温度比国标高 50℃,并融入上汽 「零热失控」 电池管理系统,通过 127 项极限工况测试,覆盖-30℃至60℃的环境区间。

3

别忽视了旅行车之于奥迪的价值!

如何基于这样一款全新的汽车产品去展现它的价值?如何从AUDI E5 Sportback开始,为什么人们要围绕着一个AUDI的品牌形成认知?人们该看待奥迪与上汽为其储备的含金量?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AUDI E5 Sportback首先作为一款旅行车所蕴含的意义。

要知道,在奥迪的品牌发展史中,旅行车对于奥迪而言,从不仅仅是一个细分品类,而是有2个关键内涵:

1、逆袭的起点。

1977年,奥迪100 Avant上市,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和高效燃油技术,打破欧美市场对德国车「笨重」的认知,奠定奥迪在中高端旅行车市场的地位。随后的几十年中,奥迪成功打造出A4和A6两大旅行车系。

「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有驾

从早期的工具车属性到后来的「移动生活空间」,奥迪旅行车始终引领细分市场创新。以至于当人们提到「瓦罐车」,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奥迪。

2、技术的窗口。

相比于其他,旅行车无疑是最能体现奥迪在机械操控、技术底蕴实力的细分车型。1980年,首搭 Quattro 全时四驱的 Audi Ur-Quattro Avant,在巴黎 - 达喀尔拉力赛创造传奇,让「四驱+旅行车」 成为奥迪的技术标签;2000年后推出的 RS6 Avant,又以 4.0T V8引擎与旅行车造型的反差,重新定义高性能旅行车细分市场。

「强攻」新势力?AUDI到底看到了什么窗口期-有驾

因此,以旅行车这一细分市场作为与上汽双方合作开发的第一款车型背后,不仅是奥迪对于本土化创新的真正理解,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尽快帮助AUDI在终端树立起有效的市场认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在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工具车」到「功能车」的发展中,奥迪清晰看到了「旅行车」在新汽车时代的发展潜力。

过去,围绕着旅行车市场,之所以有质疑、有猜想,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规模,二是价格。

一方面,认为这是个小市场,难以真正支撑AUDI作为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型完成跨越。但真实的数据表明,过去两年,国内旅行车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远超其他细分品牌,并且传统燃油车型占比超过90%;去年1-5月,国内新能源旅行车的销量同比激增240%。这意味着,围绕着新能源旅行车这一细分市场,无论是空间还是潜力都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过去阻碍旅行车在终端商量的另一个核心因素还包括——价格。一款真正合格的、高价值的旅行车往往在价格上不会妥协。要么以A6 Avant为代表的50万元级进口车型,要么是15万元级自主品牌「伪旅行车」,始终缺乏一款优质的中间价位的旅行车产品。

通过上汽与奥迪合作开发、生态协同以及本地化生产,AUDI E5 Sportback在价格上也更好地以更适配中国的方式推动产品的落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