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午后阳光最盛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您的车已经断网了,请自己买流量续上”,你大概率会以为是哪家流量套餐公司又开始精准推送骚扰。偏偏这一次,短信是来自你买车时信誓旦旦承诺“5年免费流量”的哪吒汽车,而且你并不孤独,全国差不多有50万车主一夜之间,跟你一起成了“自掏腰包买联网”的首批受害者。这不是段子,也不是黑色幽默,而是披着资本理想主义外衣的现实教训。关于信任塌方这件事,中国消费者一向学得很快。
先复原一下现场。9月11号中午,但凡跟哪吒汽车发生纠缠的用户,基本都收到了一份断流通知。而通知背后的理由简单又赤裸:合众(哪吒汽车母公司)资金链彻底断了,厂方拖欠流量服务商“联想懂的”费用过久,无力续命,合作方忍无可忍下线服务。顺便一说,这家车联网服务提供商下场还挺体面,居然贴心推出了4档流量包:5.9元可以买到30天最基础的远程控车,三年尊享得再添六百多。这一刻,遥控控车、远程开空调、在线导航…这些你以为早就计入购车合同的功能,统统变成了“选配”。
把票买到“断网场”的,不止是车主,更是整个新势力造车行业自己。抛开情绪不谈,合众的这次崩盘,可以用三个数字概括:账面只剩1500万现金,已确认债务51亿元,欠薪4.6亿波及5000名员工。更极致一些,全国1631家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额260多亿元,经过一轮筛选,光是裁出的51亿都成死局。你说,哪吒汽车还活着么?比起生死,可能更像冷藏状态下的心电图一线波动。
这一幕某种程度上,也像极了破产清算教科书里的样本案例。如果你觉得“销冠”离“破产”有多远,哪吒用三年时间做了个模范生的反面演练。2022年,哪吒在新势力里的销量年冠位置还热乎着;而2025年初,估值暴跌,工厂停摆,核心技术和骨干人才批量出走。欠债、拖薪、用户维权、技术瘫痪,这张多米诺骨牌全靠惯性呐喊,一边散场一边找台阶下。
坐在旁观者席位上,这个宇宙的荒诞在于:智能车主是“靠厂家活着”的。当车再不是纯物理结构,而是“半台智能手机+半个移动空间”,你的权益要依赖几家计算机远程服务器,以及一群热插拔快进快出的资本人。有些人买智能车,盼着OTA,最后等到的却是一句“流量请自理”,估计连自动泊车都要退票。
当然,合众这架“连数据线都被拔掉的服务器”并不会直接灰飞烟灭。救命稻草还得靠海外2.5万车主和93亿应收账款。有人说,只有亏空得足够清楚,破产重组时才能找到新的接手人。多讽刺,企业的技术和团队成为鸡肋,法拍下来的资产估值还赶不上二手车市里的流拍记。顺带提一句,天际汽车(曾叫电咖)几乎是同样的剧本:缺乏竞争力、融资受阻、无人接盘,最后工厂设备折价拍卖,原值十分之一都没人问津。大厂死得比小厂更有排场,遗体下乡还能卖个零件钱。
有意思的是,哪吒这次断网,行业内外的调侃与愤怒齐飞。厂商说“我们在积极补救”,服务商说“我们很无奈”。车主们从热衷于OTA搞笑升级到“自发转发流量购买教程”,最后成了区块链链下孤独的节点。谁还记得当年哪吒吹过的“保值五年,流量终身”?承诺这东西,在数字时代的车企手里差不多变成了动态叙事。
你可能会问,智能车联网服务的本质,是用户买单,还是品牌自掏腰包?在企业健康时,厂家付钱,美其名曰“用户思维”,还有几分体面。可一旦资金链崩断,连用户权益都能“动态调整”,最终托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哪吒这50万车主,曾经天真以为买到的是一台带服务的产品,醒来只发现当初的承诺不过是资本逮住热点时许下的烟花。
行业警钟再响一遍:软件定义汽车后,车主其实只是租户。你的智能座驾,能联网、能升级、能远程、能对话…前提是那根资本的“软管”别哪天被人为掐掉。不论是硬件钳制,还是服务断流,一旦企业倒下,所购的车也许掉价一夜,功能版本“回炉重造”,数据归零。和“此车不能上路”一样,“你的远程控车无法使用”同样值得缓缓打出。
不过最后别急着下定论。对企业来说,破产重整也许还有新故事,债权人能不能讨回公道,员工能不能继续背着房贷上班,供应商会不会同意打折收款,投资人是否愿意接盘,这些都在未解的变量里。对车主而言,“再承诺N年免费流量”可能已成笑谈。那么,在这种高度依赖云端、服务终身绑架厂家的智能车浪潮里,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各自的权益?合同里写清,还是监管兜底,亦或只信大公司不信梦想?
终究,有些车,断网只是功能问题,有些行业,只怕是一旦“断链”才是致命伤。对于即将投身智能汽车的你来说,下次看到“终身免费流量”的宣传标语时,不妨先想一想,谁才是真正买单的人,和这“终身”,到底属于谁。
你觉得呢?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