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号,小米汽车公布召回了11.7万台SU7。
市监总局官网发布消息,前不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依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了召回方案。决定从现在开始,召回2024年2月6号到2025年8月30号出厂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车,总计116887辆。
这次召回的部分车子,在打开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时,遇到特别极端的情况,识别、预警或者处理可能不够到位,驾驶员假如没及时接手,碰撞的风险就会升高,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汽车说,这次会利用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给召回范围内的标准版小米SU7免费推送软件升级,目的就是让辅助驾驶功能更靠谱。
车子召回其实挺常见的事儿,每年好多汽车牌子都会召回,就连被很多人夸质量顶呱呱的丰田,今年也干了召回这事儿。召回本身并不代表车质量差,反倒有些人觉得,这说明车企挺有责任心的。再说了,这回召回也不是换硬件,就单纯搞个软件升级。
问题的关键在于,品牌人气一上来,死忠粉也跟着增加。有人就开始说,这次召回是小米汽车主动搞出来的,体现了车企的责任感,本来没必要召回的,但小米还是主动备案了。也有人讲,鸿蒙智行倒是个反面教材,有毛病不召回,暗地里偷偷搞技术升级。不过,事实真是这样吗?
把饭圈那套带到汽车圈,其实没啥大毛病。你喜欢哪个品牌,讨厌哪个品牌,那是你的事儿;别人也许看法不太一样,大家各自心里有杆秤就行。可别瞎编乱造,那就真不地道了。
第一条咱得说清楚,这回召回是小米汽车自己提的?拿国标瞅瞅?黑的变不成白的,白的也改不了黑的。这次召回编号是S2025M0149I,开头是S,结尾是I,这代表啥意思?
S就是缺陷类型,S表示安全缺陷,E是环保方面的缺陷,召回只分这俩种,别的质量问题不属于强制召回范畴。结尾的字母I代表调查后召回,V说明是主动召回,O则是被要求召回。
我们看例子:
丰田今年召回了545辆进口车,召回编号是S2025M0041V,说明车子存在安全风险,厂家主动进行召回了。
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回了部分解放牌汽车,召回编号为S2025M0081I,车子存在安全隐患,经查后决定召回。先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对10家商用车制造商展开缺陷调查,推动召回措施到位,确保车辆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这回小米汽车是自己主动召回的,还是被调查后才召回的,应该一看就明白了吧?
第二点来说,鸿蒙智行出了问题就不召回,反而悄悄搞升级?翻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记录,跟问界、智界有关的召回信息根本没见着。按照规定,召回就两条路走,要么是安全隐患,要么环保不合格。现在看来,鸿蒙智行没这两种情况,至少市场监管总局没发现啥问题。你要硬往召回那个级别往上抬,那就不太合适了。还有一点得说清楚,召回得是产品有重大缺陷,正常的OTA升级是用不着召回的。
其次,召回就是召回了,有安全隐患那就是有,只要承认了并且解决了就行了,没必要又进入到撒泼打滚的环节,一般来说分为四步走:
别的厂家也有麻烦呢
2.其他品牌也会有召回情况
有些品牌不召回,我偏偏召回,良心使然。
我召回了,问题搞定了,我算是赢了。
话还是那一句,召回这事儿不麻烦,关键是把问题弄明白才对劲。可有些人光顾着耍赖皮,非得拉别人跟自己一条线,还给自己抹点光,甚至不惜编故事黑对方,这就有点过分了,你们觉得咋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