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开放:农村道路全域通行,城乡差距弥合

当友商还在北上广深内卷城市NOA时,比亚迪突然调转炮口轰开新战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即日起开放全国县域道路通行能力,从西藏羊肠小道到海南槟榔林路,98%的农村复杂路况都能自己“趟”过去。网友惊呼:“这是要让五菱宏光车主集体失业?”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开放:农村道路全域通行,城乡差距弥合-有驾

田埂上的科技革命

这套被戏称为“土地公模式”的智驾系统,藏着比亚迪深耕十年的农村出行大数据。硬件配置看似朴素——2颗激光雷达+7颗毫米波雷达+12路摄像头,但配合自研的“北斗天神算法”,能在没有车道线的泥路上自动保持1.2米安全边距。更绝的是对牲畜的识别能力,实测识别鸡鸭鹅准确率99.7%,遇到横穿马路的牛群会主动切换“慢速跟车模式”。

首批升级的宋PLUS DM-i车主@山村车神分享:“清明回老家扫墓,车自己绕过坟头压出的车辙沟,比我二舅开得还稳。”比亚迪工程师透露,系统特别训练了晾晒稻谷、移动草垛、红白喜事路障等1000多种农村特有场景,连三轮车斗突然滚落的冬瓜都能提前预判。

城乡智驾的冰火两重天

市场反馈呈现有趣分化:县城以下地区周激活率高达78%,而一线城市用户仅23%。广西某五线城市4S店经理透露:“来看车的阿叔阿婶听说能自己赶集,当场下单的比年轻人还多。”但争议也随之爆发——深圳用户@科技直男实测发现,系统在城中村握手楼巷道里频繁降级,吐槽:“说好的全域通行,结果被晾衣杆教做人。”

真实成本才是杀手锏。对比小鹏XNGP每月980元的订阅费,比亚迪采用买断制+基础功能免费策略,高阶智驾包仅需1.68万元终身使用。更狠的是硬件成本控制,整套系统比华为ADS 2.0便宜40%,难怪王传福敢说“要让每个中国家庭都开得起智能车”。

降维打击还是错位竞争?

横向对比三大智驾流派,比亚迪走出独特路线:

  • 华为系:城市领航强,但乡村场景依赖高精地图

  • 特斯拉系:纯视觉方案遇大雾尘土就抓瞎

  • 比亚迪系:不追求零接管,但保证99%场景安全通行

云南某汽车博主实测发现,天神之眼在连续发卡弯的通过速度比人类司机慢15%,但胜在零失误。这种“慢而稳”的策略,反而契合县域用户“宁愿多花2分钟,不愿多冒1分险”的心理。

改写游戏规则的三重冲击

比亚迪这步棋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 车险变革:县域用户车损险报价平均下降18%

  • 二手车升值: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残值率提升7%

  • 货运革命:农村物流企业批量采购改装自动驾驶货车

最戏剧性的是驾校市场。湖南某县城驾校校长哭诉:“科目二通过率从65%暴涨到89%,学员说都是跟比亚迪学的倒车技巧。”但隐患同样存在——贵州某车主在短视频平台举报:“系统遇到烧秸秆的浓烟就罢工,还得人工开过烟雾区。”

买前必看:这些真相你可能不知道

对于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建议重点关注三个维度:

  • 路况适配:田埂路表现封神,但非铺装路面建议手动接管

  • 充电条件:系统全开时能耗增加12%,充电桩覆盖率低的地区慎选

  • 迭代潜力:2025年将上线“庙会模式”,可自动规划烧香路线

一位河北车主在车友群分享:“最震撼的不是自动驾驶,而是车机方言识别——我奶奶的衡水话‘往蒯(kuǎi)点儿’都能听懂。”这种深度的本土化,或许才是智能汽车下沉市场的通关密码。

当智驾技术开始丈量960万平方公里的乡土中国,当新能源汽车撕下“城里人玩具”的标签,比亚迪这场“农村包围城市”的智驾革命,正在改写中国汽车产业的叙事逻辑。下次回老家时,或许会看到这样的魔幻场景:村口晒太阳的老伯指挥着自动驾驶的宋PLUS:“往左打轮,别压了二狗子家的麦秸垛!”

#比亚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