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1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管理规定。 对于每天骑电动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来说,你们最常用的那种电动自行车(挂绿牌或小蓝牌)不需要考取驾照,只要符合规定即可合法上路。
但许多家长可能没注意到,自家电动车的车牌颜色直接决定了是否需要考驾照、能否载人以及车辆的使用期限。 一旦搞错车型属性,可能面临罚款甚至扣车的风险。
01 三色车牌规则
新规的核心逻辑是“车牌定属性,属性定要求”。 对于家长来说,只需查看车牌颜色,就能快速判断车辆是否需要驾照、能否载人以及是否有使用期限限制。
绿牌/小蓝牌(电动自行车),这是家长接送娃最常用的车型,属于非机动车。 这类车具有明确的特征:时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符合标准、带有脚踏板。
这类车辆不需要考取驾照,也无需年检,年满16周岁即可骑行。
只要按规定挂牌,就能合法上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车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且家长和孩子都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大蓝牌/黄牌(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如果电动车没有脚踏板、时速超过25km/h,挂的是大蓝牌或黄牌,就属于机动车范畴。 大蓝牌(电动轻便摩托车)需要F证,黄牌(电动摩托车)需要E证。
这类车不仅需要驾照,还要定期进行年检。
电动轻便摩托车更是禁止载人,因此完全不适合用于接送孩子。
临时红牌(过渡期非标车):这是为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车辆设置的临时牌照,各地过渡期多为3-5年,不少地区在2025年底到期。 过渡期内这些车辆可以上路,但到期后车牌自动失效。
02 12月新规变化,聚焦安全升级
2025年12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管理将迎来重大变化。 根据国家认监委公告,所有依据旧标准出具的CCC认证证书将全部予以注销或撤销。
这意味着从12月1日起,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将禁止销售。
对于家长来说,购买新车时必须认准新国标(GB17761-2024)标识,而已经购买的符合旧国标的车辆可以继续使用,不会被强制淘汰。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要求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强化防火阻燃性能、限制塑料使用比例(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提升制动性能等。
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了强制脚踏板要求,对于仅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装置可自由设置。 同时,新国标还鼓励安装后视镜,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家长避坑指南
新规实施后,多地交警将在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加强执法。 以下是接送孩子时特别需要注意避免的违规行为:
无证驾驶机动车类电动车:骑行需要驾照的电动轻便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而未取得相应驾照的,将面临罚款甚至拘留的处罚。 如果发生事故,保险还可能拒绝理赔。
非法改装,给绿牌车拆除限速器、加装雨棚或大功率电池等行为是严格禁止的。 一旦改装导致时速超过25km/h,车辆就会被认定为机动车,按“无证驾驶”处罚。
违规载人,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儿童;电动轻便摩托车禁止载人;电动摩托车可载一名成年人。 家长应根据自家车型合规载人,避免处罚。
头盔佩戴,骑行和乘坐电动自行车都必须佩戴安全头盔,这是12月整治的重点检查项目之一。 各地对未佩戴头盔的处罚标准不一, 普遍都在20-200元之间。
3分钟搞定合规
面对新规,家长们不必过度担心,只需花几分钟时间进行简单自查和准备,就能确保合规出行。
快速自查方法,首先查看车牌颜色。 绿牌/小蓝牌可以放心骑行;大蓝牌/黄牌需要考取相应驾照并按时年检;红牌车要查看行驶证上的过渡期,即将到期的应尽快置换。
绿牌车合规要点,保留脚踏功能(如车辆设计有),不进行任何改装,骑行时自己和乘车孩子都戴好头盔,只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儿童。 同时,随身携带车辆合格证和购车发票复印件,以备检查。
置换优惠,对于需要置换新国标车的家长,可以关注各地的以旧换新政策。 去年全国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享受补贴资金6亿多元,各地补贴标准在500-1500元不等。
安全骑行习惯,无论规则如何变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养成遵守交规、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的良好习惯,是保护孩子和家人安全的最佳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