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乾崑压轴登场,三境聚首,车市格局将变

最近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现在我们身边讨论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总会聊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华为。

这家科技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动静是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听说过问界、智界这些车,它们和华为的关系非常紧密。

但是,一个新情况正在出现,华为的汽车“朋友圈”里又多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诞生了一系列被称为“境”的品牌。

华为乾崑压轴登场,三境聚首,车市格局将变-有驾

这不,最新的消息是,咱们国家汽车行业的元老级企业东风汽车,也要和华为联手推出一个代号叫“DH”的新项目,预计在今年11月20日正式对外公布。

这个项目将是继宝骏的“华境”和广汽的“启境”之后,华为“境”系列的第三个成员。

这下子,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就更有意思了,“境”系列和“界”系列并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会对我们普通消费者和整个汽车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首先得理解华为在汽车业务上其实有两条不同的路子在同时走。

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像问界、智界、享界这些,名字里带“界”字的,属于华为的“鸿蒙智行”联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智选车”模式。

这种模式下,华为的参与程度非常深。

可以这么理解,华为不仅仅是提供技术,它会从一辆车最开始的设计构想、核心技术的整合、再到最后的市场宣传和销售,都扮演一个主导者的角色。

华为乾崑压轴登场,三境聚首,车市格局将变-有驾

大家看发布会就能感觉到,每次“界”系列有新车发布,华为终端业务的负责人余承东都会亲自上台,花很长时间详细介绍车的方方面面。

所以行内有句玩笑话,说有余承东站台的才是华为的“亲儿子”。

这种模式下,汽车品牌和华为深度绑定,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会直接赋能给汽车。

而新出现的“境”系列,则走了另一条路,这条路由华为的另一个部门,也就是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主导,被称为“乾崑模式”。

这是一种介于传统供应商和“智选车”之间的合作方式。

在这种合作里,华为的角色更像一个顶级的“技术合伙人”。

汽车公司还是主角,汽车的品牌、生产制造、销售渠道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华为要做的是,把自己最先进的一整套智能化技术,包括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系统等等,打包提供给汽车公司,深度融入到车里去。

简单来说,就是车还是那个车企的品牌,但它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华为提供的。

华为乾崑压轴登场,三境聚首,车市格局将变-有驾

所以,东风这次的DH项目,就属于这种模式。

东风负责把它几十年的造车功底和品牌底蕴拿出来,华为则负责把车变得极度聪明和好用。

那么,东风和华为联手打造的这个新品牌,究竟会有多先进呢?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它的定位非常高,主打的就是高端智能化。

它身上将会集成华为最新的全套智能技术。

比如说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叫作乾崑智驾ADS 4.0,据说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架构,能让辅助驾驶的感觉非常平顺、自然,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在开车,而不是一个生硬的机器。

具体到我们的用车场景,它能实现从地库车位自动开到你面前,也能在你下车后自己找车位停好。

在安全性方面,它也增加了很多保障,比如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可能出现疲劳或者突发疾病等无法驾驶的情况时,车辆能够自己安全地靠边停车;还能更好地识别侧面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障碍物,甚至在车辆发生爆胎的极端情况下,系统也能帮助驾驶员稳定车身。

这些技术听起来很科幻,但它们都是为了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华为乾崑压轴登场,三境聚首,车市格局将变-有驾

这些技术的可靠性也不是凭空说的,华为公布过一组数据,到2025年10月,搭载他们智驾系统的车辆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了58亿公里,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成功预防了超过317万次潜在的碰撞风险,辅助停车功能累计被使用了超过3.5亿次。

如此庞大的真实数据积累,是这套技术安全可靠的最好证明。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华为一边搞“界”系列,一边又搞“境”系列,这不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吗?

其实这正是华为战略布局的高明之处。

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华为可以和不同类型的汽车企业合作。

有些车企可能希望全面依靠华为的力量,快速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品牌,那它们就可以选择加入“鸿蒙智行”的“界”系列。

而像东风这样有深厚历史和强大自主能力的传统车企,可能更希望在保持自身品牌独立性的前提下,快速补齐智能化这块短板,那么“境”系列这种技术合伙人模式就成了最佳选择。

对华为而言,无论是哪种模式获得了成功,最终都是华为技术的成功,都能扩大其在汽车产业生态中的影响力。

这种双线并行的策略,让华为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华为系”阵营。

华为乾崑压轴登场,三境聚首,车市格局将变-有驾

一边是鸿蒙智行已经覆盖了从十几万到五六十万的主流消费市场,另一边是乾崑模式下的“三境”和更多深度合作伙伴,比如长安阿维塔、深蓝汽车等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搭载上华为的智能系统,一个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华为技术从少数高端车型的“独门秘技”,逐渐变成越来越多车型的“标准配置”时,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就要回归了。

也就是说,拥有华为技术只是拿到了一张进入高端智能化赛场的门票,但最终能不能赢得比赛,还要看车企自身在车辆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品牌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市场也证明了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和华为合作的车型都能像问界那样一炮而红。

随着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的临近,东风DH项目的正式亮相,无疑将给本就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再添一把火。

这不仅是东风这家传统汽车巨头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时代的一次重要转型尝试,也标志着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正在从技术验证阶段,全面迈向规模化商业落地的新阶段。

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格局正在被深刻地重塑,技术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华为通过多元化的合作路径,正在悄然改变着整个产业的玩法。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智能、更安全的汽车产品可供选择,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而对于各大车企来说,如何在这种新的合作生态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将是它们必须面对的考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