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走在马路上,感觉越来越多的车屁股写着“EV”或者“新能源”。以前觉得“电车”是南方大城市的新鲜玩意儿,跟我们新疆没多大关系。没想到,乌鲁木齐北城国际新能源汽车城这么大张旗鼓地开业,一下子把这事儿摆在了咱百姓面前。大家伙儿都在问: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不是未来?这个汽车城开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电车吗?
我也忍不住琢磨:为什么非要弄个“全疆第一、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城,难道新疆人用不上油车了?又或者,这只是赶个风口、做做样子?带着这些问题,我也跟着北辰六街的热闹气氛逛了逛,想看看,这事儿到底有啥门道。
现场的气氛确实不一般。一边是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拿着手机直播,节目组似的介绍车子的性能,一边是各路品牌的展台,奥迪、比亚迪、起亚、荣威,甚至还有最新出的、没见过的新牌子。市民王晓华说她看中了一辆奥迪,样子满意、性能满意、价格也还行。这几条满意,是不是说明电车真的成了咱老百姓的新选择?
说实话,我老觉得汽车城就是卖车的,最多搞搞维修保养,没啥花头。但是这次汽车城玩的是全套,一站式闭环服务,啥叫一站式?就是从你进门看车开始,到最后上牌、过户、缴税、买保险,甚至银行贷款,都在里面解决了。二手车置换也能直接办,修车、美容、装潢应有尽有。过去咱买车,最烦的就是东奔西走,这回人家一条龙,倒是省了不少事。
生意头脑清楚的人都知道,服务做得越全面,消费者越容易掏钱。而且这个汽车城还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国家到处提倡绿色环保,“双碳”政策鼓励电车,政府补贴、新能源指标这些好消息一波接一波。这等于说买车的门槛低了,普通人也可以“尝鲜”新能源。更何况,油价一年贵过一年,有人算过电车一年能省下几千块钱油费,这还不说各路补贴和免费牌照。
但话又说回来,这世界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的事?新能源汽车好归好,大家都懂电车排放低,环保。可电车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续航焦虑,充电桩到底够不够,电池耐不耐用,冬天里有没有电量掉得飞快的毛病。这些问题不是造个车城就能完美解决的,但“北城国际”确实给出了一个思路:既然咱新疆市场大,又有长远发展计划,不如提前布局,把配套服务做起来,把品牌集中带起来,上下游都连成链。
汽车城除了念着“绿色节能”的经,说到底还是在解决就业和消费。一个城建起来,几十家4S店来了,岗位不止是卖车修车,还有直播运营、金融保险、管理策划、安保后勤,拉动的就业是实打实的。而且,汽车城一期已经15个品牌,二期还有11个要来,几年下来,整个汽车城就是一个完整的汽车生态圈子。你说这对高新区(新市区)是不是个好事?不光是卖车,新疆本地的相关产业,比如物流、配件、后市场,甚至二手车金融也都能跟着火起来。
咱新疆地广人稀,城市和城市之间隔得远。老有人问,电车能不能跑长途,能不能去伊犁、去喀什、去吐鲁番?充电桩会不会半路没电?这种担心无非说明一个事,基础设施得跟上。汽车城算是“算盘拨在前头”,带动一城两市的新能源配套慢慢完善。先有消费市场,才能有充电桩、有维修站、有电池回收。哪怕刚开始用车人少,有了规模化之后,买电车的顾虑就少多了。
但这些思路,也不是单靠建汽车城就能决定。关键还是在两个字:需求。大家真有这个需求,才能有市场。像南方沿海经济体,电车普及快,因为城市通勤多,短途需求大。但新疆的特色就是空间大、气候极端,电车技术和服务必须“因地制宜”。没人愿意花几十万买个电车,冒着充电难的风险跑长途。所以你会发现,汽车城搞得热闹归热闹,最终还得靠大家用不用电车来决定未来。
我觉得,乌鲁木齐这汽车城开业,代表着一种进步。新疆人开始被带动着进入新能源浪潮,不再只是“观望”或者“隔岸看热闹”。从以前的“油车是主、混动车是补”,到现在“电车可以选”,这就是消费升级在新疆的一种表现。有了选择,才有市场,有了竞争,品牌才会卷服务、卷价格、卷技术。那老百姓不光可以买得起,还能用得好。
说到底,汽车城开业可以理解成一块“试金石”。一方面是新疆经济和消费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胆识。你敢开全国最大的车城,就得敢保证服务齐全、质量上乘、价格合理。你敢做一站式闭环,就要做到真能解决消费者的所有问题。如果做不到,只能变成徒有其表的人造景点罢了。
我也想问:大家为啥愿意来汽车城逛?是价格吸引你,还是新品牌、新车型吸引你?你买一辆电车考虑的是环保,还是觉得省钱,还是只是觉得新鲜?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背后正是汽车城能不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新能源汽车不是个新名词,但它真正进入新疆百姓生活,是不是能像南方一样流行起来,需要很多现实的努力和改进。
这几年,汽车市场持续升级。光靠价格战已经玩不出花样,服务、体验、生态才是下半场的比拼。乌鲁木齐北城国际新能源汽车城是真抓真干,也给新疆的汽车经销商们敲了警钟。你不升级,不改善,迟早会被淘汰。谁能把配套做好、谁能抓住消费习惯的变化、谁能让老百姓买得舒服、用得安心,谁就是赢家。
别看开业那天热闹,到底能不能变成真正的“新疆新能源汽车高地”,还是需要时间和成绩说话。可能过两年大家回头看,这场全疆首发的汽车城到底成色几分,到底带动了多少就业,创造了多少消费,推动了多少产业链延伸,才是真正的考验。
最后说一句,技术永远不停步,市场永远在变。乌鲁木齐的汽车城可以说迈出了属于新疆人的第一步,但所有的好牌,也得靠实际工作扎实落地。大型汽车城不是噱头,而是城市发展里的一种尝试。老百姓永远有权挑挑选选,有权用脚投票,也有权质疑、提出意见。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真正的消费升级。
新能源汽车进了大西北,不是简单的东施效颦,也不是盲目追风。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真需求,真配套,真服务,真创新,这里面没有捷径可走。车城只是个开始,后面有得忙也有得看。咱们新疆人,欢迎拥抱新生活,但也绝不糊弄,谁做得好,谁才有资格站在舞台中央。
这次汽车城开业,大家都在等一个答案:新疆能不能真的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热土?咱们的新能源车未来到底能不能跑遍天山南北?答案就在每一个买车、用车、选车、分享使用体验的新疆人手里。所以我也挺期待,挺好奇,挺愿意天天看大家怎么用,用得怎么样。有了这个市场,有了这份热情,新疆的未来,可不就多了条“绿色赛道”。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