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周报|零跑稳坐头把交椅,小米黑马狂奔,方程豹强势崛起!
各位车友们,最近有没有发现路上的绿牌车越来越多了? 刚刚出炉的第37周(9月8日-14日)销量数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国内乘用车市场单周卖出45万辆,环比增长接近四分之一,而新能源车更是贡献了26.8万辆的销量,渗透率已经逼近60%大关。 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这样的发展速度,几年前恐怕没人能想到吧?
"零米问"三强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零跑继续领跑,小米强势攀升至第二位,问界紧随其后。 而曾经的新势力"蔚小理"阵营,如今也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 方程豹更是以超过六成的增长率惊艳众人,成为了本周最具看点的黑马选手。
说到零跑能够持续领跑,我觉得离不开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亲民的价格策略。 上周和一位零跑C11车主聊天,他对车辆的性价比赞不绝口:"二十万出头就能买到续航600公里+、配置拉满的中型SUV,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确实,零跑之所以能持续热销,正是抓住了消费者"既要配置又要价格"的心理。
小米汽车本周的表现可谓惊艳,销量接近万辆大关,环比增长高达58.1%。 这样的增速让人不禁想起手机行业那个战无不胜的小米。 如今在汽车领域,雷军似乎又要复制当年的成功模式。 我在小米体验店看到,来看车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不少都是带着"米粉"情怀来的老用户。
小米这周的促销政策确实给力,除了赠送配置外,还提供了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的权益。 这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不小。 毕竟现在买电动车,智能驾驶配置已经成为必选项。 我试驾过小米SU7,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市区拥堵路况下表现得相当从容,能够有效减轻驾驶负担。
产能提升也是小米销量暴涨的关键因素。 目前YU7和SU7都已经实现规模化交付,单周交付量分别达到4600辆和5200辆。 看来小米已经逐渐度过了产能爬坡的阵痛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问界虽然位居第三,但实力不容小觑。 作为华为智选模式下的品牌,问界在智能化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上周在商场体验了问界的智能座舱,那种流畅的人机交互体验,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而且问界的售后服务网络也在快速扩张,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再看"蔚小理"阵营,小鹏和理想本周的销量咬得非常紧,相差不到100台。 这样的竞争态势,既残酷又有趣。 小鹏一直在智能驾驶领域深耕,而理想则更注重家庭用户的需求。 两位风格迥异的选手,却在这个销量区间短兵相接,确实让人看得过瘾。
理想本周环比增长32.1%,是"蔚小理"中涨幅最高的品牌。 这说明理想近期在产品策略和营销方面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 不过从销量结构来看,理想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市场压力,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
蔚来本周略显疲软,虽然乐道品牌进入了前十,但主品牌却意外落榜。 这可能与蔚来近期处于产品换代期有关。 我在蔚来中心与几位车主交流时发现,他们都在期待即将发布的新款车型。 相信随着新产品的投放,蔚来会很快重回榜单。
榜单后半段的竞争同样精彩。 深蓝重回第六名,方程豹以超过六成的涨幅紧随其后,极氪、岚图和乐道也都保持了稳定的市场表现。 这些品牌虽然销量规模不如头部企业,但都有着鲜明的产品特色和稳定的受众群体。
特别要说说方程豹,这个专注于硬派越野的品牌,本周销量大涨六成多。 这说明细分市场的需求正在快速释放。 身边一位刚订了方程豹的朋友说:"既能城市代步,又能周末越野,这样的新能源车正是我想要的。 "可见,精准的产品定位确实能够打动特定消费群体。
纵观整个榜单,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市场正在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 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产品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 这种良性竞争的局面,最终受益的当然是消费者。
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到来,各车企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从促销政策到新车发布,从服务升级到用户体验,每个环节都在激烈比拼。 作为消费者,现在或许是个不错的购车时机。
看着每周都在刷新的销量数据,我不禁在想:明年的这个时候,这个榜单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会有新的黑马出现吗? 传统品牌又会如何反击? 这些都值得期待。
说到这里,不知道各位车友对本周的销量榜单有什么看法? 你更看好哪个品牌的发展前景? 如果是你买车,会优先考虑哪款车型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