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车展其实不只是日本的事儿,它更像个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大聚会。这次,2025年东京车展迎来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比亚迪。说实话,作为一个常年关注新能源车领域的人,我压根没想到,比亚迪竟敢在这个算是“日系天下”的车展上搞个大动作,还来了个全球首发,新车直接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可见这家中国车企对日本市场的认真劲儿。
会场里各类电车、混动车亮相的场景。比亚迪的展台分成两个,一边是乘用车,一边是商用车,看起来“家庭日”和“工作日”都能解决。就说乘用车这块吧,它不仅带了最新的K-EV BYD RACCO这种专门为日本市场设计的小型纯电动车,还首次推出了一款插电混动的车——海狮06DM-i。你细品,这种“纯电+混动”双线玩法,一方面稳住新能源领域的脚跟,另一方面也能消化那些还没完全接受纯电动的用户。懂行的都清楚,日本对环保的追求其实挺苛刻,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没那么容易一下子改变,混动车显然是个扎根的好选择。
这次比亚迪还把旗下那些热门车型拉来了,比如时髦又实用的元PLUS、海豚、海豹,还有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的超跑U9——这车的亮相分分钟引爆了不少媒体的关注。老实讲,海豚和海豹都算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里成绩不错的代表车型,在日本,听说市场反响还挺得劲。展示这些车,既是亮肌肉,也是给日本用户和市场传递出清晰信号:我们有实力和诚意!
本地化策略,这才是比亚迪在日本的“杀手锏”。自从2022年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比亚迪就没闲着。元PLUS、海豚、海豹在内的纯电车型已经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去年新增海狮07后,今年再加上这次的两个首发“大招”——K-EV和海狮06DM-i。不夸张地说,比亚迪在日本的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布局已经越来越完整了,目标是在2027年前形成7到8款纯电和混动组合的矩阵。你能看出,比亚迪是有条不紊在这儿扎根的,这份稳扎稳打的策略,跟它66家销售据点的拓展方向完全契合——毕竟网点多了,车才能走得更远。
说到商用车,比亚迪的布局同样让人刮目相看。他们这次全球首发了一款纯电卡车——T35,这车完全为日本量身打造,啥法规和尺寸要求,比亚迪都研究透了,也实打实下功夫设计了刀片电池,续航里程稳定。这车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还将在中国大陆提前亮相,具体日期是今年的11月13日。
除了纯电卡车,比亚迪在商用车展台还推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概念车和车型,比如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外型很俏,功能上也充分考虑了日常出行场景的便利性,还有中型的J7和可以覆盖大容量出行的K8。这些车型已经让比亚迪拿到了日本电动巴士领域的头牌宝座。用数字说话吧,自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已经把J6、J7、K8运营到了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公交系统,你出门就能切身体验到它的服务生态。
刚好,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也提到,今年是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的20周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首次联合参展。这个局的重点,显然就是“本地化”。刘学亮说得特别实在,从早年的电动巴士到如今的超级混动车型,他们始终在钻研日本市场的需求,“贴合本土出行需求”可不是一句空话。比如刚出的海狮06DM-i就是超级混动的高效能车型,而K-EV是专门针对日本消费者打造的小型电动车,这都表明比亚迪在深挖本地市场上做了很多功课。
说个题外话,除了日本市场,比亚迪在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同样有不错成绩。从商用车到乘用车全覆盖,再加上一些新兴领域,比如轨道交通建设和叉车产品,比亚迪已经在亚洲及环太平洋的20多个国家布局。这不仅是全球化,更是一种系统化的生态拓展。未来,伴随比亚迪本土门店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新车型的不断更新,我们或许能看到它如何通过本地化创新,帮助日本的新能源产业朝着更多元、更高效,也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辆小型纯电动车——K-EV BYD RACCO。外形像极了城市小精灵,黎明时看到它亮相那一刻,我脑海里冒出来的是:比亚迪这是要植根日本小街小巷了呀。走心设计果然不是白说。这样的做法,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全球范围里什么叫不惧挑战,还贴地而行。
下次有机会咱也试试这款车,探索一下它到底有多“接地气”。你说呢,值得期待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