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点扎心又有点真实的现象:豪华车买了,开出去确实有面子,但最近一看新闻,居然连这种“高大上”的品牌也得召回?捷豹路虎,被认为是英伦奢华的象征,不少人买的时候是为了自我奖励,或者撑撑场面。但这次的事情又把大家拉回了现实——你能花20多万买到一个豪车,但花几十万买到的安全感,却可能只是一层窗户纸。

事情的起因其实也很简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了个公告,直接要求奇瑞捷豹路虎把超过10万辆车召回来修修补补。谁家的车被点了名,说心里不慌那都是在骗人。尤其是这批召回,不是什么稀有车型,而是主力款路虎发现运动版、揽胜极光以及捷豹的XEL和XFL。说实话,这几个型号在街上还真不少见,别说,有点“你家有我的可能”那意思。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路虎的锅甩在了四驱控制模块的软件上。软件写得不地道,会让某个部件过热,润滑油漏出来。你想啊,本来机件就火热,还再加漏油,极端点直接冒烟或起火。捷豹的麻烦呢,出在发动机左边低压燃油管的接头,有裂纹能漏油,老天爷不赏脸,真能烧起来。都是那种原本让你飙车、觉得稳定的零件,结果遍地暗雷。

看到这种事,不禁要问:买豪车,难道安全还得靠买彩票?安全隐患能不能管管?大家一向以为,国产和合资品牌差距体现在价格、品质和售后,但这几年你说真差得那么远吗?越贵的车,质量越稳?近些年发现,好像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之前宝马、奔驰也都“召回过”,底子有问题不会因为品牌就天生免疫。

其实,仔细想想,如今的车企,尤其是那种动辄几十万一辆的,面对质量安全问题,选择主动召回,还是硬撑,这就是一个底线问题。你要是出了问题还揣着明白装糊涂,顾客迟早划清界限。为什么召回不丢人,反而是好事?因为你认错了,整改了,让消费者看到企业是负责任的,是靠谱的。相反,遮遮掩掩才是对“豪华”这俩字的最大侮辱。

说到召回,不禁想问一句:你买车的时候,真的考虑过“召回”吗?还是只看配置、外形、动力和价格?以前人们总觉得召回是外国车的事,国产车不召回么?现在看,大家都在一块混,谁都不能保证无虞,能坦然说“我们从没出过错”的企业,几乎没有。也许以后你买车的时候,除了看油耗和马力,是不是也得多看看过往的召回记录。

对于捷豹路虎这次的主动召回,有些网友调侃:“赶紧把我家的那辆也叫回来,我天天心慌意乱。”还有人觉得,品牌形象要完犊子了,就是“豪门也翻车”。但我觉得问题没那么绝对。其实,召回本身不是品牌的滑铁卢,关键还是处理方法。你修整改真诚、响应及时,朋友圈甚至会夸一句“这厂不错,有担当”——或许是现在消费者的觉醒。

当然,想让大家买账,还有几个条件:一,通知要准,别耍滑;二,维修要到位,别糊弄;三,流程要人性化,别“服务等于踢皮球”。很多人的车就在召回名单里,但厂商通知慢、修理拖拉,用户一肚子火,最后品牌形象更糟糕。可惜好多企业只在舆论压力最大的时候才“跪下”,日常还是想着怎么过关。

讲句大实话,车不管多少钱,最重要本质是安全。车企在设计和研发环节,如果只是为了快出新款、上新技术,而忽视了基础质量管理,那迟早得吃亏。“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百公里加速”这些噱头吸引眼球,但一个燃油管接头裂了,就能让几十万的激情变成老百姓的噩梦。低级错误,往往埋在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你相信工程师的水平,结果软件写错,硬件没按标准做,坑人的就是这些细节。

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有驾

你可能会问:到底该不该原谅这些品牌?以后的车还敢买吗?我的看法就是,车企本身不怕出问题,怕的是面对问题逃避;消费者要有理性,不是出了召回就一棒子打死。成熟的市场是这样的:企业知错能改,并对用户负责任;消费者以实际体验和维护反思品牌选择。而不是哪天网上一水新闻说“召回”,你就像踩地雷那样,买的全靠运气。

这事还真跟吃饭一样,饭店做错菜能认错不丢人,关键你要能道歉、改进、不给顾客添堵。车企也如此。奇瑞捷豹路虎这次,至少态度摆上来了:免费修复、挂号信通知,流程公开,总比那些一直拖、“小修小补”,还得自己费劲找上厂商的强。只要后续落地靠谱,把风险消掉,有一分道歉和改正,用户才会留下来。

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有驾

有人也会问,这召回来那么多车,是不是全是因为国产和合资“技术不过关”?我要说:“优越的系统和技术不是靠‘进口’或者‘高端’标签混出来的,国产品牌也有牛逼产品,跨国企业也在翻车。”市场监督总局现在越来越给力,不管是合资、进口还是国产,只要有风险,老百姓都能第一时间知道。不是以前那种“出事都捂着”,现在谁捂着,分分钟网络曝光,口碑分直接归零。

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有驾
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有驾

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没有这几年国家监管力度增加、消费者维权意识变强,厂商是不是还会“拖到最后一刻再认账”?召回没了舆论压力,企业是不是就偷懒、扯皮?所以社会监督才是品牌成长的最后底线。我们买车,除了价钱,更关心能不能用得住、放心开。以后谁还敢说“豪华车高人一等”,大家都是老实人,谁出过错都得自己收拾。

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一个道理:技术再高,成本再贵,企业责任才是第一优先项,别让用户成“小白鼠”。召回不是坏事,是企业有自省和成长空间的表现。下次买车你再看到“召回新闻”,别急着吐槽,试试用“挑剔”的身份继续做消费者:看厂家的处理细节,问问邻居和朋友实际体验。如果该问题确实彻底整改,车企值得一次机会。如果又藏着掖着,品牌别怪大家不买账。

最后你家里那台捷豹路虎是不是刚好遇上?别慌,赶紧查查车架号和生产日期,蹲点刷官网、接着等厂家通知。安全是第一位,召回就是让你的豪车开得更安心。以后会不会再出事?谁也不敢保证,但只要我们盯紧厂商、用好监管,防范于未然,安全和幸福还是能自己守住。

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有驾
豪车捷豹路虎大批召回,四驱漏油,燃油管裂纹-有驾

所以,到底有没有你的车?赶紧查一查,别到时候出了事才追悔莫及。买豪车本来就是为了安心,自己盯好,别人也不敢偷懒。品牌不是避风港,质量也没有神话,只有不断进步和互动,才可能让真安全成为家常便饭。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