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or翻身?老司机解密23万奥迪A5L:顶级动力背后三大真相
01 这辆奥迪A5L,开起来真有传说中那么牛吗
说个实话,A5L上市前我也有点迷糊。什么“传奇传承”“黄金比例”,听起来挺带感,其实车里车外都喊了十多年了。但这次不一样。杭州技术周那天,我专门拉了编辑部的小江,从城北一路开到滨江,体验了下它的底子。第一脚油门下去,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平顺。
200kW高功率,400N·m扭矩,账面数据挺吓人。但真跑起来,不是那种一踩就拉着走的暴躁,反倒很细腻。尤其堵车跟走的时候,低速自动切纯电,很安静。HDI智混系统能纯电泊车,停车场原地进退不抖。高速再深踩,S-tronic那一下预判换挡,加速想超车基本不用太费心。我给过油也懒得看仪表,6.4L/100km油耗,顶配28.98万,算账下来,同级这些智能混动B+,A5L确实省心。要是经常龟速跟车,那变态的0.4秒扭矩响应缩短,小排队也能不怎么挫。
再补充个冷门细节:quattro四驱,很多人觉得只是个高端噱头。其实说人话就是下雨天起步、弯道逆境,电脑能瞬间把大部分力分到最需要的轮子。湿地上踩油门也不虚。RS团队调过悬挂,刚度提了47-48%,这点肉眼难辨,但过完减速带不散,动起来不漂。20毫米降低的底盘,我带着小江进弯试了下,真的是“入弯不漂,出弯不甩”。一句话,和A4L比,A5L底子的“抓地力焦虑”我没再遇到。
02 B级豪华?真空间还是纸面游戏
有人成天吐槽奥迪加长“只适合拉活儿”。我自己一开始也介意。直到后排体验了下,新A5L 2969mm轴距,其实和很多C级车拼腿部都没问题。后排靠背最大28度,腿能轻松伸直。开长途,后排坐两米身高的哥们,腰都是直着。980mm后排空间——你懂的,打个比方,就是一米八的胖子也能轻松盘腿。啥叫“云感座椅”?前排10万中国人体数据做的,60mm腿托,118mm侧翼。猛踩油门也不会溜座,偶尔想睡就点下9种按摩模式。谁还稀罕B+?后排体验不骗你,真心不输C级。
再说个小设计。我发现门上那个中控板,把所有常用调节都整合了。调反光镜、开关灯,手不用乱摸。大晚上开车音响不吓人,Bang & Olufsen那套16扬声器,加VNC降噪,开三小时也不嗡脑袋。
03 “燃油机皇”?老司机的反向吐槽
不少人口口声声说燃油机“老、慢、不能打”。但你真开EA888第五代的A5L,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500bar喷射压力,F1标准。我不懂F1能冲多快,反正实际开,动力就是跟脚,日常油门不会干瘪。爆震抑制有啥用?夏天高温堵车也不轰油不抖。实测6.5秒破百,我觉得日常已经很够。有人非要说7速S-tronic没技术含量,这就扯了。机械硬连接和预换挡,简单讲,就是油门下去没顿挫,超车稳准狠。
混动那部分,也是新瓶装旧酒?其实低速蠕行全用电,电机回收能量,还能纯电停车场倒库,城市开着安静。80-120km/h加速,电机配合主机,高速再来一脚没迟钝。
04 真豪华,还得看细节和“基因”
设计没大刀阔斧,确实继承经典。0.618长宽比、0.604轴长比,设计师们考究了半天。说白了,开出去就是轿跑身材,有范儿。中国特供色来的丹霞棕、青城绿,夜里那幻影徽标,比我手机亮多了。第二代OLED尾灯,364颗灯源,一秒能换8套模式,急刹时还能提醒后车。外观拉风是面子,安全实用是里子。
有个小吐槽:保险杠的“软鼻锥”,其实就是为了行人碰撞安全。以前老司机嘲讽‘没刚性’,结果新GB 9743-2024法规一试,这种吸能设计确实实用。
操控上,虚拟主销的五连杆悬挂、渐进式可变转向,这套玩意真是一开就能懂。转方向盘比一般车轻,高速重,低速操,倒车入库不用悬心。不得不说,这帮德国人还能一边追求运动,一边想办法让女司机也不嫌累。
05 老司机一句话总结:省心、够用、有味道
其实,买A5L这种级别,你图啥?年轻人图个德系味,家用要大点空间,偶尔还想激情一下。配置到底靠不靠谱?动力省油不?空间不鸡肋吧?我这一路试过,以上问题都能打7分以上。至于什么“豪华血统”“传奇传承”,我看还行吧。核心就是可用、省心,安全和舒适做到了,才是真A5L。
有一句送给摇摆的朋友:养一辆车,跟找对象差不离。好用、舒服、搁得住,别整花招才是王道。A5L,这次确实做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