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多起电动车自然事件引动了公众的神经,熊熊火光不仅灼烧着车辆残骸,更在拷问整个行业的良心,在这个背景下,比亚迪李云飞在东京车展上说“终将坚持磷酸铁锂电池路线”,无异于确定了比亚迪未来的电池之路。
市场上车企主流的电池无非就是两种:磷酸铁锂与三元锂。
三元锂电池的优势是高能量密度,续航长,缺点是成本高,热稳定性相对较低。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是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低,但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稍逊。
曾经,在很多人心目中,三元锂电池因更高的能量密度与特斯拉等高端品牌的采用,被贴上了“先进”和“高级”的标签。
关于磷酸铁锂电池,之前是走的性价比路线,而如今,其市场地位已今非昔比,市场格局可以说已彻底改变。
从数据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中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81.5%,成为了动力电池的绝对主导路线,在资本市场,磷酸铁锂板块也在2025年迎来爆发,头部企业接近满产。
这爆发的背后是磷酸铁锂的逆袭之路,其优势是极致的成本与安全优势,加上技术创新的系统级突破。
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不含镍、钴等贵金属,原材料来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其橄榄石晶体结构异常稳定,热失控温度高,在高温或短路时不易发生热失控,安全性显著优于三元锂,这对于最关心电池安全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虽然它有能量密度低的短板,但目前已经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弥补了这一短板,举例子:宁德时代的CTP(无模组电池包)、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省去传统电池模组,大幅提升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和体积能量密度,让续航变得更具竞争力。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正成为市场宠儿,比如后面比亚迪要出的第二代刀片电池,它据说可以做到电池能量密度255 Wh/kg,提前通过2025电池新国标检测,针刺测试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仅30-60℃,支持800V高压平台,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200公里"。
而比亚迪的坚持,绝非简单的材料决定论,以本质上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芯为基础,通过 刀片电池的结构创新和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安全防线。
这好比用防火材料(磷酸铁锂)建成一个个坚固的舱室(刀片结构),再由一个智慧消防中控(BMS)实时监控、精准调控,实现了从根源到整体的全方位防护。
近期的事件,正是化学特性在现实中的残酷映证,结合李云飞的话语来看,比亚迪的选择,是在能量密度与安全天平上,坚决地将砝码加在了后者,另外李云飞呼吁“慎重对待电池选择,不要牺牲安全底线”,其本质是说安全才是行业最长久的续航,是对唯续航论的当头棒喝,引导市场回归对安全这一核心价值的关注。
一辆电动汽车最极致的性能,是它能让人毫无后顾之忧地安全抵达,毕竟安全是1,其他都是0,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另外有一说一,安全不是一个品牌的私事,而是整个行业的公域,不然为什么现在不是某个品牌的电车不行,而是“电车”就不行,其本质还是因为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会消耗整个市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因此,坚持最安全的路线,是头部企业对其行业守门员责任的自觉担当,希望各个车企都能自己给自己把关,不要拿安全不当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