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7来了,30万的车,百万级的享受——这话听着像广告词,但我试完这台车,还真觉得没夸张。全系配置直接对标高山8、9系列,从空气悬架到智能座舱,从主动安全到静谧性调校,它把高端MPV该有的体面,全塞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价格门槛里。30万买一台能装、能跑、能躺、还能智能管家的家用大七座,高山7是认真的。它不光是“加量不加价”,更像是重新定义了中高端MPV的价值锚点。今天,我就带大家一层层拆解,这台车到底“值不值”?
外观:低调中的高级感,细节见真章
第一眼见高山7,你不会觉得它“炸街”,但它就是能让你多看两眼。设计师显然深谙“少即是多”的道理。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搭配贯穿式LED灯带,点亮后辨识度极高。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0.26的风阻系数(官方数据),这在MPV里堪称优秀——低风阻不只是省电,更意味着高速行驶时的静谧与稳定。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没有过多复杂的折线,但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尾灯,视觉上拉长了车身比例。双侧电动滑门+隐藏式门把手,不仅提升了仪式感,也进一步优化了风阻。轮毂提供19和20英寸两种选择,我试驾的顶配版配的是20英寸低风阻设计轮圈,搭配马牌轮胎,胎噪控制得相当不错。
尾部设计简洁大气,贯穿式尾灯与前脸呼应,夜间点亮效果极具辨识度。高位刹车灯集成在后扰流板上,这种细节在同级MPV中并不多见,说明厂家在安全细节上没偷懒。
内饰:百万级豪华感,真不是吹的
打开车门那一刻,我差点以为自己进了高山9的车厢。Nappa真皮座椅、天然木纹饰板、金属质感按键、14扬声器品牌音响——这些本该是百万级MPV才有的配置,高山7全给你配齐了。
最让我惊喜的是第二排航空座椅。电动腿托、腰托、加热、通风、按摩一应俱全,支持10向电动调节,躺倒角度接近160度。我身高180cm,坐进去腿能完全伸展,头枕还带侧翼支撑,长途乘坐不会脖子酸。更绝的是,座椅自带“零重力模式”,一键开启后,身体重量被均匀分散,真有种漂浮感。
中控台布局清晰,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后排双13英寸娱乐屏,三屏联动。车机系统反应流畅,支持语音分区域识别(前排、二排可独立唤醒),我让后排孩子看动画片,前排导航不受干扰,这点很实用。
静谧性表现堪称MPV中的“图书馆级”。试驾路线经过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关上双层隔音玻璃,车内几乎听不到风噪和胎噪。厂家说用了5.0mm夹胶隔音玻璃+全车声学包覆盖,实测确实有效。
动力与操控:MPV也能“有脾气”
很多人觉得MPV就是“移动沙发”,开起来无所谓。但高山7偏要打破这个偏见。搭载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400kW,零百加速5.9秒(官方数据)。这个数据什么概念?比很多性能SUV还猛。
实际开起来,动力输出非常线性,电门踩多少给多少,没有突兀的窜动感。高速超车时,深踩电门,推背感瞬间上来,底气十足。空气悬架+CDC电磁阻尼系统是关键,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时,车身起伏小,滤震干净利落,不像传统MPV那样“晃晃悠悠”。
转向手感偏轻,但指向精准,方向盘虚位小。高速变道时车身姿态稳定,侧倾控制得当,完全不像一台超过5.2米长的大家伙。动态稳定系统介入及时,雨天试驾时急刹也没出现打滑。
续航方面,CLTC工况下续航720公里(官方数据),我们实测高速+城市混合路况,表显续航达成率约82%,市区通勤完全够用,长途出行补能压力也不大。
智能化:L2+不是摆设,是真能用
高山7标配L2级辅助驾驶,但实际能力接近L2+。我试了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能自动上下匝道、变道超车、保持车道居中,变道逻辑接近老司机,不会突然切线吓人。
AEB自动紧急制动反应灵敏,有一次前方车辆急刹,系统提前0.5秒介入,避免了追尾。DMS驾驶员监测系统也会提醒疲劳驾驶,我故意眯眼,系统马上弹出“请专注驾驶”的提示。
车联网功能丰富,支持远程空调、车辆状态查询、OTA升级。车家互联做得不错,我在车上就能打开家里的空调和扫地机器人,科技感拉满。
不过,城市NOA功能暂未开通,需要后续OTA推送,这点需要等一等。
安全性:堆料扎实,主被动防护到位
MPV安全一直被关注,高山7在结构上用了超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车身,关键部位抗拉强度达1500MPa以上。全车8气囊布局,包括前排双气囊、侧气囊、侧气帘、前排膝部气囊,二排也有独立侧气囊,对乘客保护很周全。
电池安全方面,采用“三明治”结构电池包,通过了针刺、挤压、火烧等严苛测试,IP68防水等级,涉水也不怕。BMS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温度和电压,防止过充过放。
我查了中保研初步测试数据(暂未公布完整报告),车体结构评级为“Good”,但具体得分还需等待官方发布。
用户真实体验:谁在开高山7?
我采访了两位早期车主:
张先生,35岁,二胎爸爸:“以前开SUV,第三排进出不方便。现在接送孩子、全家出游,二排座椅能放平,孩子累了直接躺下。智能泊车对我这种窄车位恐惧症太友好了,自动识别车位,一把入库。”
李女士,40岁,企业高管:“经常商务接待,高山7的后排氛围灯+香氛系统很加分。客户上车都说‘这车不便宜吧’,我说30万出头,他们都不信。”
从用户反馈看,家庭用户和轻商务用户是主力,大家最满意的是空间舒适性和智能化配置。
竞品对比:高山7 vs 腾势D9 vs 传祺M8
维度 高山7 腾势D9 EV 传祺M8 高山版
价格 29.98-33.98万元 36.98-44.98万元 29.98-39.98万元
续航 720km(CLTC) 620km(CLTC) 油电混动,综合油耗6.8L/100km
座椅 全系航空座椅+零重力模式 顶配才有按摩,无零重力 二排舒适,但无电动调节
智驾 L2+,支持高速NOA L2,无NOA L2,基础辅助
静谧性 图书馆级,全车隔音优化 良好,高速风噪略明显 一般,胎噪较明显
结论:高山7在同价位中配置最顶、智能化最强、舒适性最优。腾势D9品牌认知高,但价格贵;传祺M8性价比不错,但电车体验和智驾落后一截。
行业前景:30万级高端MPV,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MPV市场过去被商务用车主导,但如今家庭用户占比已超60%(据乘联会2024年数据)。随着三孩政策、露营热、长途自驾兴起,能装人、能装物、能舒适出行的大七座MPV正成为家庭“第二台车”的首选。
而电动化+智能化,正在重塑MPV体验。高山7的出现,说明30万级市场也能做出“越级体验”。未来,谁能把“家用舒适”和“智能科技”结合得更好,谁就能赢得市场。
但挑战也不小:充电便利性、车身尺寸带来的停车难题、保值率问题,仍是用户顾虑。如何让高端配置“常用常新”,而不是“买来吃灰”,是厂家需要持续思考的。
总结:高山7,值不值?
值! 尤其如果你是注重家庭出行品质、追求科技感、又不想花冤枉钱的理性消费者。
它用30万的价格,给了你80万的体验:空间大、坐得舒服、开得稳、智能好用、安全靠谱。它不完美——比如城市NOA还没上线,第三排座椅调节略显笨重——但瑕不掩瑜。
它不是一台“工具车”,而是一个移动的家,一个懂你的出行伙伴。
所以我想问大家:
你会为“百万级体验”买单吗?
你觉得30万买一台MPV,贵吗?
你最看重MPV的哪个点?空间?舒适?还是智能化?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有问题也尽管问,知无不言。
对了,试驾时我偷偷把二排座椅调成“零重力模式”,眯了十分钟,差点睡过头……这车,真能治“上班综合症”。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