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级车搞性能就是噱头”“碳纤维轻量化在大型车身上纯属浪费”——全新宝马M7还没正式上市,互联网上的争议就没停过。作为宝马旗舰级性能行政车,它一边扛着“7系家族操控天花板”的大旗,一边被质疑“偏离豪华车本质”。这台集碳纤维车身、主动电子悬挂于一身的M Power,到底是真·操控利器,还是堆料的营销产物?
全新M7基于CLAR平台打造,碳纤维核心结构直接减重150kg,比普通7系整备质量轻了8%,这让3215mm的轴距并没有成为操控负担。
动力上搭载3.0T直六发动机+电机的插混系统,综合最大功率560马力,峰值扭矩780N·m,零百加速4.2秒,比奔驰AMG S 63的4.0T V8(585马力,3.8秒)略慢,但价格预计低10万元左右,比奥迪S8的4.0T V8(571马力,4.1秒)性价比更高。
实际驾驶体验中,主动电子悬挂的表现超出预期。面对连续弯道时,悬挂能在0.1秒内调整阻尼力度,侧倾控制在3.5度以内,比普通7系减少40%,甚至比同平台的X7 M50i更灵活。但必须承认,电子悬挂在极端路况下的响应速度比机械悬挂慢0.2秒,赛道连续变线时,车身跟随性不如M8 Competition直接——这是电子系统为舒适妥协的必然结果。
M7和普通7系共享碳纤维核心结构,但M Power团队重新调校了转向系统,虚位减少25%,指向精准度提升明显;与X7 M50i相比,两者动力参数接近,但M7的车身重心低了60mm,过弯极限更高,定位上更偏向“公路性能”而非越野取向。这也暴露了宝马的品牌策略:用技术同源性降低研发成本,同时通过调校差异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参考宝马M系列一贯表现,预判3年保值率65%,低于普通7系的70%,但高于奥迪S8的62%,主要因为性能车型的受众更小众。不过考虑到新能源转型趋势,这代燃油+插混的M7大概率是最后一代纯燃油架构的旗舰性能车,长期保值潜力值得关注。
豪华配置上,M7没有因为性能牺牲舒适。Nappa真皮座椅、宝华韦健钻石环绕音响、后排31英寸悬浮屏一应俱全,轴距带来的后排腿部空间达到1120mm,比AMG S 63多50mm,商务接待完全够用。但槽点也很明显:碳纤维饰板的硬度较高,长途驾驶时手肘接触会有硌感;运动化调校的悬挂在低速过减速带时,滤震偏硬,颠簸感比普通7系明显。
说到底,全新宝马M7不是一台“全能车”,而是宝马对“豪华+性能”的精准切分。它没有放弃7系的行政属性,却用碳纤维轻量化和电子悬挂,打破了大型车“只舒适不运动”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需要一台既能撑场面商务接待,又能在周末享受驾驶乐趣的车,M7的平衡感值得选择;如果更看重纯粹的赛道性能,M8 Competition更直接;如果追求极致舒适,奔驰S级依然是标杆。
它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讨好所有消费者,而是精准击中那些不愿被“行政级车”标签束缚的个性用户——毕竟在豪华车市场,“合适”永远比“完美”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