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要是去逛汽车市场,可能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曾经被大家奉为“神车”的本田飞度,现在好像没那么风光了。
有消息说,这车现在优惠下来都快到八万块了,但销量却有点惨不忍睹,有时候一个月全国就卖那么几百台,平均到一天,一个大城市里可能都见不到一辆新飞度上牌。
这事儿就让人纳闷了,想当年,飞度可是个了不起的角色,买新车排队是常事,开个三年,卖二手车还能卖出个七成价,保值率高得吓人,被大家叫做“理财产品”。
怎么短短几年时间,这风向就彻底变了呢?
这背后,其实不是飞度一款车的问题,而是整个小型燃油车市场的时代落幕,也是咱们中国汽车市场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咱们得把时间往回倒个五六年,那时候大家手里的钱还没现在这么充裕,十万块的预算买车,是个挺普遍的情况。
可是在那个年代,十万块的选择其实很有限。
你想买个尺寸大一点、看着气派一点的A级轿车,比如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这些,连车带税带保险办下来,怎么也得奔着十二三万去了,对于很多刚起步的家庭来说,压力还是不小的。
所以,大多数人的目光自然就落在了更实惠的小型车上。
本田飞度、大众Polo、丰田威驰,这“老三样”几乎就是当时十万级家用车市场的标准答案。
它们个头不大,停车方便;油耗低,养车省心;质量稳定,开着基本不操心。
特别是飞度,它凭借着那台动力强劲又省油的1.5L“地球梦”发动机,还有那个能变着花样装东西的“魔术座椅”,在小型车里简直就是独一档的存在。
那个时候,买飞度代表的是一种务实、精明的消费观,大家觉得花小钱办大事,买的就是一个省心和放心。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片看似稳固的市场,会被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冲得七零八落。
打头阵的,就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插电混动车型。
它们一出场,就没按常理出牌,直接把游戏规则给改了。
就拿比亚e迪的秦PLUS DM-i来说,当它把价格打到七万九千八的时候,整个市场都震惊了。
你仔细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以前你花八九万,只能买到一辆轴距两米五左右的小型车,后排坐着都觉得憋屈。
现在呢,同样的钱,你可以买到一辆轴距超过两米七的A级大轿车,后排空间宽敞得都能跷二郎腿了。
这在空间上就是一次彻底的“升维打击”。
光有大空间还不够,动力和油耗更是颠覆性的。
飞度那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同级别里算是不错了,但跟秦PLUS的插电混动系统比起来,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人家有电动机的加持,起步加速又快又安静,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七秒多,开起来的推背感是传统小排量油车给不了的。
更关键的是用车成本,秦PLUS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也就三四个油,比飞度还省。
要是家里有充电条件,平时上下班完全用电,一公里的花费就几分钱,一个月下来油费电费可能就百十来块钱。
这笔账一算,谁都会心动。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后来的吉利银河L6、五菱星光这些车,也都是走的这个路子,它们不仅在尺寸、动力、能耗上全面超越了传统小型油车,还在配置上把“诚意”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什么360度全景影像、L2级别的辅助驾驶、超大的中控屏幕、智能语音控制,这些在以前二三十万车上才有的高级配置,现在八九万的国产车上全给你配齐了。
反观同价位的飞度、Polo,可能连个倒车影像都得后期加装,中控台光秃秃的,这种配置上的巨大落差,让消费者心里那杆秤不由自主地就倾斜了。
如果说插电混动车型是从“家用”这个角度抢走了小型油车的客户,那么另一股力量——纯电动小车,则是精准地切入了“城市代步”这个核心场景,把小型油车最后一块阵地也给占领了。
从最早的宏光MINIEV开始,大家就发现,原来花个三四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能合法上路、遮风挡雨的代步小车。
后来,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这些精品小电车的出现,更是把这个市场的品质提了上来。
它们的价格覆盖了五到八万这个区间,正好和飞度这些车的主力价位重叠。
这些小电车,外观设计得一个比一个漂亮,内饰也做得精致可爱,非常讨年轻人喜欢。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智能化体验非常好,大屏幕、手机互联、远程控制这些功能都是标配,开起来安静平顺,提速轻快,在城市里穿梭自如。
对于那些买车主要就是为了上下班、接送孩子、逛街买菜的人来说,纯电小车的优势太明显了。
首先就是省钱,一度电几毛钱,跑个七八公里,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是驾驶体验好,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开起来轻松惬意。
相比之下,传统小型油车在城市拥堵路况下,频繁的启停会带来顿挫感,发动机的噪音也比较恼人。
所以,当消费者发现,花更少的钱,能买到一辆更好开、更省钱、配置还更高的代步工具时,为什么还要去选择传统的小型油车呢?
所以说,飞度卖不动了,真的不是因为它变差了,它还是那台可靠耐用的小车。
问题在于,整个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我们买车,核心诉求是“有”,是“可靠”,能满足最基本的出行需求就行。
而现在,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要求更高了,大家不仅要车子能开,还要空间大、动力强、配置高、智能化,同时用车成本还要低。
当国产新能源车用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把所有这些需求都满足了的时候,那些只剩下“省油耐用”这一个标签的传统小型燃油车,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这就像我们以前用功能机,觉得能打电话发短信就很满足了,但当智能手机出现后,能上网、能拍照、能玩游戏,功能强大了无数倍,价格还差不多,功能机自然就会被淘汰。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这就是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时代,终将有它自己的主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