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速腾L焕新登场,家用首选
当一辆车的名字里带着“L”——它不只是字母。是加长。是妥协。是向中国家庭的膝盖和后备箱妥协。一汽-大众懂这个。2026款速腾L豪华型,预售通道刚开,朋友圈就炸了。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它终于把“家用”两个字,写得足够体面。
你还在纠结B级车的预算?还是觉得A级车太憋屈?速腾L一直卡在这个缝隙里。不上不下。但恰恰是这种“中间态”,成就了它。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数据不算炸裂。但配上7速双离合变速箱,平顺得像丝绸。起步不窜。高速不抖。城市通勤?长途自驾?它都能笑着接住。
你试过在高速上,副驾的母亲突然说腰疼吗?
我试过。
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车是移动的家”。
2026款速腾L的轴距,达到了2731毫米。后排。真能翘起二郎腿。腿部空间?绰绰有余。座椅填充物更软了。不是那种一坐就塌的软。是支撑到位后的温柔。腰部。肩部。都托得住。老人坐久了。不会喊累。
内饰呢?
大众的“套娃”设计,被很多人吐槽。
可这一代,不一样了。
10.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UI界面清爽。反应快。不卡顿。支持CarPlay和CarLife双互联。年轻人的手机依赖症。被治了。语音识别?准确率很高。“打开空调,调到24度”——它听懂了。而且执行得干脆。
灯光系统升级了。
矩阵式LED大灯,不再是高配专属。豪华型也有了。夜间行车。照明范围更广。自动远近光切换。识别精准。对面来车。它自己就暗了。安全。不是靠喊口号。是靠细节堆出来的。
你关心油耗吗?
当然。
谁不关心?
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5.78升。实际呢?我跑了300公里。城市+高速混合。6.3升。不错了。加92号汽油。油箱50升。一箱油能跑800公里。从北京到济南。不用加油。省下的不只是钱。是时间。是焦虑。
主动安全配置。这次很“狠”。
L2级驾驶辅助。全系标配。
ACC自适应巡航。
车道保持辅助。
主动刹车系统。
高速上。开启ACC。设定车速。前车慢了。它自动跟。前车停了。它也能刹住。堵车时。右脚可以彻底休息。这不是炫技。是解放。是让驾驶变得更轻松。
但最打动我的。不是这些冷冰冰的配置。
是那个细节——后排空调出风口下方。多了一个Type-C充电口。
以前。孩子坐在后排。iPad快没电了。
“爸爸,充电线不够长……”
现在。一根短线。搞定。
这种设计。只有真正带娃出过远门的人。才懂。
空间利用率?
大众是大师。
手套箱很深。中央扶手箱能放两瓶水。门板储物格。刚好塞进一瓶550ml的矿泉水。后备箱容积553升。婴儿车。露营装备。两个28寸行李箱。轻松拿下。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想拉长条?可以。想装大件?没问题。
可它还是大众吗?
那个“皮实耐造”的大众?
是。也不是。
机械素质依然扎实。底盘调校偏欧系。过减速带。不松散。有韧性。但多了几分舒适。滤震更细腻。不再是“咚咚”两声完事。而是“嗯,我处理好了”的从容。
你可能会问:这车有缺点吗?
当然有。
中控屏下方。那一排钢琴烤漆面板。太容易留指纹。
雨夜行车。后视镜视野略窄。
音响音质……嗯,够用。但别指望震撼。
可当你深夜回家。车停在楼下。
打开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
坐进车里。座椅是温的。
播放一首老歌。
那一刻。你觉得这车。不只是代步工具。
它是个避风港。是移动的客厅。是家人之间的纽带。
2026款速腾L豪华型。
它不追求极致性能。
也不标榜豪华品牌光环。
它只是默默地。把每一个家庭出行的痛点。
都考虑到了。
配置升级了。动力优化了。空间更大了。
但最贵的升级。是那份懂得。
懂你需要的不只是速度。
而是安全。
懂你在意的不只是面子。
而是里子。
懂你的车。不该只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
而是一个能装下孩子笑声、父母唠叨、夫妻私语的地方。
所以。当预售开启。
我不惊讶。
因为市场一直在等这样一款车——
价格在15万级。
品质接近B级。
细节处处为家庭考量。
它不完美。
但它足够好。
好到让你觉得:
“就它了。”
下次更新?
聊聊它的竞品。
卡罗拉?轩逸?还是那台新出的星瑞?
它们都很强。
但速腾L这次。
真的变了。
变得更有温度。
更像一个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