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再次发声,直指合资车企惰性与技术落后,强调只有积极“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看新闻,说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再发声,直言合资车企惰性太大,技术落后得不行。这句话一听,反正我是默认的,毕竟从行业角度看,技术和规模的差距一大块比一大块明摆着。想那么多,也不奇怪。比亚迪这二年用销量和技术实打实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反观一些合资品牌,确实有点像躺平的意思。

我专门翻了下去年资料,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合资品牌占比从2023年的7.4%,直接滑到不到5%,中国品牌已经占到65%以上了。不是偶然,是实力的差距在拉开。你说,别的车企都还在追求品牌光环,活得还比较舒服。等市场火了,他们再想追,也难了。

就拿东风日产的N7来说吧,去年11万块的起售价,比对手低了4万,买的人不少。有管理告诉我,卖车不一定赚,亏少点就行。但这其实是短期的吃老本。50天内定了2万多台,结果突然爆出产能不够,提车等了起码两个月。有人投诉,退车潮就来了。9月销量只有6410辆,比8月掉了将近37%。我记得有个朋友说过:你把市场价格压到极限,甚至比普通车型还低,但问题就在于产能跟不上,要不你提前想好了后路。

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再次发声,直指合资车企惰性与技术落后,强调只有积极“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有驾

更搞笑的是,配置表堆得还不少,比如贯穿式日行灯,智能灯语这些时髦元素,看着高端,但低配车连基本的前后驻车雷达都得额外选装,还不够巧,行驶20公里就出了智驾故障、油门失灵。续航更惨,连300公里都跑不到。这和比亚迪秦 PLUS DM-i比起来,感觉像是降维打击。比亚迪当然不是光靠技术控场,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连续迭代。比如油耗,从7升缩到3升,合资对手还在认死理。光是这点就让合资品牌输得心服口服。

我还查了点资料,比亚迪在电池方面可是走在行业前面。刀片电池遇到低温续航略有争议,但马上技术升级,一朝一夕突破。比亚迪不仅装自己车,还帮别的厂供电池,连日产N7都还在 strugg。你看看,日产的续航还是靠忽悠,车身稳定性及细节都不行。而比亚迪的CTB一体化,甚至下放到10万级车,都能做得稳稳当当。

要说产业链,和拼规模有关系,别的合资品牌还是死守老模式。这就像你家厨房里,天天用老高压锅做饭,忽略了电陶炉的高效率。比亚迪当年靠DM-i超级混动赚足了名,油耗最低,还都快到3升,合资一边嘀咕一边还在学,等他们至少两年后,技术可能成熟,估计比亚迪早就换了新一代了。

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再次发声,直指合资车企惰性与技术落后,强调只有积极“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有驾

讲完动力技术,再说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虽然起初有人质疑低温续航不稳,但技术升级后,现在不用担心冬天冻得抖。还能提供给外部品牌用,差不多成为示范标杆了。反倒日产N7,续航试图靠硬件堆砌,但根本难以稳定,广东、江苏的消费者反馈都很一致:续航不稳,油门也不好使。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个相册,看到一辆N7的现场照片,车身臂宽但配置啥都不敢多装,预售还不错,破了万台,但你看对比比亚迪,有车主抱怨等了两个多月还提不到车,估算一下,策划那个销售得赚了几个点,毕竟销售的节奏感要迁就厂家产能。

其实这也让我疑惑:合资车企为什么还不敢卷起袖子加大研发?还是说,他们一心念念还是先靠品牌光环吃饭。就像我一朋友昨天说,老东西就那样,还想着靠过去的名声活着,技术一点都不创新,等市场卷起来了,才觉得慌。这句话说得实在。

而从财务角度看,比亚迪去年销了300多万,还逆势增长。今年9月单月卖了近40万,折算下来,平均每辆车的利润还是可以接受的。反倒日产,今年销量连续三年下滑,去年不到70万,亏损都上百亿。你说,这怎么拼?不卷,市场就会把你筛掉。

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再次发声,直指合资车企惰性与技术落后,强调只有积极“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有驾

【(这段强行抽离出主题)】

你觉得,未来抢占市场的技艺会不会变得更复杂?还是说,靠技术和产能的双线上升才可能留得住?还是说,最后还是谁的钱袋子更鼓,谁就能主导未来?我其实挺喜欢看卷这个话题,毕竟,没人愿意每天吃老本,行业才有活力。

对了,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卷流量也变成了竞争的一环?就是老板流量变得同样重要。王传福说得对,技术带来的利润刚性在缩小,不排除他有点鼓励大家拼命的意味吧。问题是,拼到谁还得花大成本去自研电池芯片,谁赚得最多?还是,差不多都得靠自我突破。

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再次发声,直指合资车企惰性与技术落后,强调只有积极“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有驾

我觉得卷也好,躺平也罢,市场的逻辑就像爬山。只有不断向上,才能看得更远。但留意一点:一旦想走得更快,也得有方案,不然就会像那大供货产能跟不上节奏的日产——徒劳无益。

你每次看新闻,觉得谁能在这个卷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还是说,还会出现一些躺赢的神车?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