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就是一汽-大众那台家喻户晓的轿车——速腾,出新款了,叫全新一代速腾L。
这车可不一般,在中国卖了快二十年了,总共卖出去超过四百三十万辆,可以说是很多人家庭的第一台“好车”,在大家心里的地位很高。
可就是这么一台大家熟悉的“神车”,这次换代却让很多人看不懂了,甚至有点摸不着头脑。
问题就出在这个“新”上,因为它变得太像一台新能源电动车了。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新速腾L到底变成了什么样,这么一改,它还能不能像以前那么好卖。
咱们先从大家第一眼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以前的速腾,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字:稳重、扎实。
车头的设计虽然不出挑,但很耐看,有种“小迈腾”的感觉,一看就是正儿八经的德系车,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
但是,你再看这个全新的速腾L,感觉设计师像是突然换了个人。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头,原来那种双层格栅的设计没了,变成了一整块,不仔细看的话,那光溜溜的样子,真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台不需要进气的电动车。
更引人注目的,是大众那个VW车标,现在居然能发光了,车标两边还连着一条贯穿整个车头的灯带。
这种发光车标和贯穿灯带的设计,现在在比亚迪、蔚来这些国产电动车上很常见,大家也习惯了,觉得有科技感。
可把它硬生生安在一台纯烧油的速腾上,就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有点刻意模仿的感觉,缺少了原来那种纯粹的机械感和沉稳的气质。
很多人看了都说,这已经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德味”十足的速腾了,反而像是在硬凑潮流。
再把目光移到车身侧面,变化也很大。
老款速腾有一条非常经典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又直又硬,让整个车看起来特别有力量感,很精神。
可是在速腾L上,这条标志性的硬朗腰线被磨平了,换成了一条比较柔和的细线。
车门把手也从传统的样式,换成了现在电动车上流行的那种隐藏式设计,就是不开门的时候它是缩在车门里的。
这么一改,车身侧面看起来是更光滑、更简洁了,但原来那股子硬朗劲儿也跟着没了,整个车显得秀气了不少。
车尾的设计和车头做了呼应,也加上了贯穿式的尾灯和能发光的车标,整体看起来比老款要协调一些。
总的来说,新速腾L的外观,就是朝着年轻、时尚、科技的方向去努力,但代价是牺牲了它一直以来最宝贵的稳重感和德系车的经典味道。
当然,它也迎合了国内市场的喜好,车身尺寸变得更大了,长度、宽度、高度都比现款有所增加,这对于追求大空间的家庭用户来说,算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处。
走进车里,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现款速腾的内饰,是非常典型的大众风格,T字形的布局,所有按键都工工整整地排列着,虽然看着有点老气,但用起来特别顺手,闭着眼睛都能操作。
而全新速腾L的内饰,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整个中控台不再是平直的了,而是设计成了上下两层的堆叠样式,两边的空调出风口还奇怪地向上翘着,这个设计让人有点看不懂。
最核心的变化是中间那块屏幕,尺寸确实变大了,也做成了悬浮式的,这本来是好事。
但问题是,屏幕下面还连着一块倒梯形的触控面板,整体造型显得很突兀,破坏了协调感。
这不禁让人想起大众ID系列电动车上那套被很多人吐槽的内饰,看来大众并没有完全吸取教训。
另外,我们习惯了的那个机械换挡杆,也变成了一个小巧的电子旋钮,仪表盘也换成了一整块液晶屏。
整个驾驶舱都在拼命地告诉你它很有科技感,但实际给人的感觉,却不如老款那么踏实、耐用,反而多了一些花哨和不确定性,对于很多速腾的老用户来说,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
当然,在一片“电动化”的改造之下,速腾L的“心脏”还是我们熟悉的。
它搭载的依然是那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动力系统可以说是大众的黄金组合了,技术很成熟,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都足够日常使用,而且因为用了一些新技术,所以油耗表现也相当不错。
可以说,动力部分是全新速腾L身上保留“原汁原味”最多的地方,也是它作为一台燃油车的根本。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台看起来、摸起来都像电动车的车,骨子里却还是一台纯粹的燃油车。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来了,这样一台“内外不一”的速-腾L,大家还会买账吗?
我们先看看现在的速腾卖得有多好。
在过去半年里,它平均每个月都能卖掉将近两万台,这个成绩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轿车市场里,是非常厉害的。
速腾之所以能成为常青树,就是因为它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它比朗逸、轩逸这些车感觉要高级一点,空间大一点,更有面子;又比迈腾、帕萨特这些中型车要便宜,更接地气。
它完美地满足了很多中国家庭从“有车”到“有好车”的升级需求,再加上“德系品质”这个深入人心的标签,成功就成了必然。
但是,全新速腾L的出现,似乎要打破这个成功的公式。
它的设计明显是在讨好那些追求新鲜感和科技感的年轻人。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想买一台这个价位的车,他们的选择太多了。
尤其是国产新能源车,设计更大胆,屏幕更大,智能化功能更丰富,而且用电的成本也比用油低得多。
速腾L这点“电感化”的皮毛,在真正的电动车面前,并没有什么优势。
反过来,那些一直支持速腾的传统用户,也就是那些看重稳重、可靠、实用的中年家庭用户,看到这样一台变得花里胡哨的新速腾,心里会怎么想?
他们可能并不需要发光的车标和隐藏式门把手,他们更希望大众能把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给解决了,比如那个被大家念叨了很多年的后排中间地板的大鼓包,能不能把它做平一点?
车机的反应速度和功能能不能跟上时代?
车开起来的隔音能不能再好一些?
这些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所以说,一汽-大众这次的换代策略,确实是一次非常大的冒险。
他们没有在速腾原有的优势上做精进,去解决那些老用户抱怨的问题,反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时髦,实则风险很高的路,试图用一种“缝合”出来的产品去吸引所有人。
但结果很可能是,老用户觉得它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新用户又觉得它不够彻底。
这台全新速腾L未来的市场表现,确实让人捏一把汗。
它能否延续前辈的辉煌,继续在销量榜上名列前茅,现在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