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碳纤维机盖,风咋吹不动啊?
小米SU7 Ultra,最近这车可谓是“风头无两”,不过这“风”啊,指的是舆论的风暴。4.2万块选装的碳纤维前机盖,宣传图里那叫一个“高效导流”、“增强下压力”,结果车主一测,好家伙,鼓风机吹了半天,机盖里的纸片愣是一动不动。这风道,莫非是用来装饰的?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车1548匹的马力,出厂默认只给900匹,剩下的,得去赛道刷圈速才能解锁。敢情这买的不是车,是游戏副本啊?
这4.2万的碳纤维机盖,当初宣传的时候,那可是把纽北原型车的图纸都搬出来了,又是热压罐工艺,又是双风道设计,就差直接告诉你这车能上天了。结果呢?有博主拿鼓风机对着风道一顿猛吹,出口的纸巾纹丝不动,跟睡着了一样。还有车主直接把机盖拆了,一看,这风道压根就没连着刹车通风系统,结构上跟个装饰件没啥两样。好家伙,4.2万块,买了个寂寞?除了给车减了1.3公斤的重量,剩下的,可不就全是情绪价值了嘛。
小米官方的回应也挺有意思,说是本来没打算量产这“挖孔”机盖,是用户呼声太高,才临时决定复刻,满足个性化需求。这话听着,怎么有点像“都是你们逼我的”?而且,承认信息表达不到位,给用户造成了误解,然后呢?给未交付的订单提供改配服务,给已提车的送2万积分。2万积分,够干啥的?打个折买个小米手环?不少车主表示,这补偿,跟闹着玩似的。
1548匹马力,还得考试才能用?
再说说这马力的事儿。4月30号,小米推送了个1.7.0版本的OTA升级,把SU7 Ultra的马力限制在了900匹,剩下的548匹,得去官方认证的赛道刷圈速才能解锁。这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花了几十万买辆性能车,结果还得先考试才能体验全部性能,这算哪门子道理?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点了一整只烤鸭,结果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只给了你半只,说剩下的半只,得等你吃完这半只,并且通过了他们的“吃鸭资格考试”才能给你。这谁能忍?网友们也纷纷吐槽,说这是买车还是打游戏?以后是不是还得充会员才能解锁隐藏关卡?
面对这汹涌的民意,小米立马暂停了这个OTA功能,并承诺4-8周后更新版本解决问题。这反应速度倒是挺快,但也暴露了小米在产品策略上的摇摆不定。性能车,性能车,性能在哪儿呢?
小米汽车,道阻且长啊
这两件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归根结底,还是小米在品牌宣传和用户沟通上出了问题。你宣传的时候天花乱坠,结果实际产品跟宣传的差距太大,用户可不就炸锅了嘛。
小米一直标榜“用户参与”、“极致性价比”,但在汽车这块,这套互联网思维还真不一定玩得转。汽车这东西,安全性能是第一位的,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宣传的时候把用户捧上了天,结果产品出了问题,用户可不就摔得越狠嘛。
小米在宣传SU7 Ultra的时候,又是“热压罐工艺”,又是“双风道设计”,各种专业术语一套一套的,把科技感和性能感拉得满满的。结果呢?实际效果跟宣传的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不明摆着忽悠人嘛。
还有这危机公关,也做得不够到位。虽然提供了改配和积分补偿,但这诚意,明显不够啊。用户要的不是补偿,是解释,是改进,是尊重。
小米造车,道阻且长啊。与其花心思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营销噱头,不如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用户服务做好。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小米,且行且珍惜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