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重生之路 曙光已现 挑战犹存
曾经与“蔚小理”齐名的威马汽车。在沉寂两年半后。突然宣告回归。2025年9月6日。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通过《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全面接管威马。计划本月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量产。这家一度估值470亿元的造车新势力。能否真正起死回生?
❶ 雄心勃勃的“三步走”计划
新威马制定了2025-2030年经营发展规划。复兴阶段(2025-2026):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台。争取2万台。2026年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收入近百亿元。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
发展阶段(2027-2028):销量扩大至30万台以上。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启动IPO筹备。跨越阶段(2029-2030):2030年挑战年产100万台。营收1200亿。构造智慧出行生态圈。
产品规划方面。新威马称计划未来五年推出十款以上新产品。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跨界车。
❷ 神秘的新股东与资金困境
威马汽车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翔飞与宝能有诸多关联。天眼查显示。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是黄晶。黄晶同时也是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的实控人。
巨大资金缺口令人担忧。重整主体债权总计超过148亿元。另有超过112亿元的暂缓债权。而翔飞初期预计投资仅10亿元。面对260亿巨额债务。这笔资金堪称杯水车薪。
❸ 复工复产进行时
目前温州基地已开始复产。部分车辆已下线并开始销售。工厂已有400多人。按照正常体系机构在进行作业。两个月前就有前威马员工收到返聘邀请。
供应商关系正在修复。新威马已完成对215家历史供应商的联络。绝大多数供应商已表态愿意与新威马共同发展。小额供应商债务(≤15万)将在6个月内现金清偿。
❹ 政府强力支持
温州市政府及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立专班。协调本地及浙江供应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考虑在合规前提下对复产、技改、研发、市场推广给予补贴。并优先纳入本地公共采购。
在政府协调下。翔飞正与当地金融机构对接。利用股东资产增信融资。保障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运营资金。
❺ 老车主的期待与担忧
威马产品质量普遍获赞。“我2020款威马EX5-Z。用了5年了。质量很好。没什么问题”。一位四川车主表示。类似的“质量好”“很耐用”“电池没衰减”等评价很多。
但服务问题令人担忧。由于服务器关停。大量车主的车机无法联网。手机App“威马智行”瘫痪。导致远程控制、无钥匙进入、在线音乐等核心智能化功能失效。一位W6车主无奈表示:“2022年买的w6。2023年就没有售后了”。
车主们强烈呼吁:“先把老用户的App用起来”。 “老客户售后问题怎么没提?”。赢得老用户信任成为新威马必须面对的问题。
❻ 严峻的市场挑战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已远超威马鼎盛时期。比亚迪凭借规模与成本优势掌控主动权。“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经历洗牌后根基渐稳。华为系携智能化与渠道势能强势崛起。
威马复产的产品——EX5和E5是2018/2021年推出的车型。其设计、智能化水平和性能在当前市场已无优势可言。只能走低价策略。
重建品牌信任大概需要三年。车市竞争激烈。威马首先面临的还是生存问题。
❼ 宝能系的阴影
截至2025年6月。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实控人姚振华个人被执行金额也超310亿元。三个主体均被限制高消费。
业内普遍担忧。宝能自身难保。如何拯救威马?汽车分析师王坤表示:“宝能系自身的资金压力是否会影响资源输入。海外市场的政策风险如何应对。”
尾声:重生还是终局?
威马汽车的重生。是一场豪赌。政府支持。新资本注入。为其赢得了宝贵的“复活赛”入场券。但起点极低。难度极高。
未来六年的宏伟蓝图。需要扎实的产品储备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更需要重建消费者信心。解决老车主问题。
威马能否真正重生。不取决于宏伟的蓝图和政府背书。而最终将取决于能否迅速构建起强大的产品定义、研发和落地能力。在严酷的红海中杀出血路。
2025年9月。温州基地的生产线再次启动。威马汽车开始了它的第二次生命。这条重生之路。比2015年沈晖初创业时更加艰难。
我们期待威马不负众望。早日重回赛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