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AI 大模型领域迎来重要里程碑!近日,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申报的 “奔驰虚拟助手” 大模型,经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审批通过国家备案,成为全国首批、北京首款正式获批上线的外企大模型产品。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外资企业在华 AI 布局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更凸显了北京作为全国大模型产业核心区的开放生态与集聚效应。
核心亮点:AI 赋能智能座舱,性能全面升级
据官方披露,“奔驰虚拟助手” 大模型通过深度调用抖音 “云雀” 大模型的 AI 生成能力,专门为奔驰全新上市的纯电 CLA 车型量身打造。其核心优势集中在三大维度:
交互体验革新:支持语音对话、智能导航、座舱控制等全场景服务,车机系统可通过卡片式推送常用功能,实现 “越用越聪明” 的自适应学习能力;
响应速度飙升:唤醒速度快至 0.2 秒,端到端系统执行速度仅需 0.8 秒,相比上代车型效率提升 50%、提速 1.5 倍;
规模化落地可期:预计 2026 年将实现年服务 7 万辆的规模,成为外资车企与国内 AI 技术融合的标杆案例。
行业意义:开放与规范并行,外企 AI 入华加速
此次 “奔驰虚拟助手” 获批,是国家生成式 AI 备案制度落地以来的重要突破。作为首批通过备案的外企大模型,其背后折射出三大信号:
准入门槛明确化:外资企业通过合规申报即可获得市场准入,体现我国 AI 监管的开放性与规范性;
技术融合深度化:外企大模型与国内头部 AI 技术(如抖音云雀)的合作,形成 “外资场景 + 本土算力” 的创新模式;
北京产业生态领先:截至 11 月 11 日,北京已有 163 款生成式 AI 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远超上海的 115 款,持续领跑全国。从百度文心一言、字节跳动云雀到如今的奔驰虚拟助手,北京已构建起覆盖本土巨头与外资企业的完整大模型生态链。
延伸观察:外企大模型扎堆入局,智能汽车成主战场
值得关注的是,“奔驰虚拟助手” 并非孤例。此次全国首批通过备案的外企大模型还包括上海推荐的特斯拉 xBot 客户服务、沃尔沃小沃智能助手等,智能汽车领域已成为外企 AI 落地的核心赛道。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备案制度的完善,更多外资企业将加快在华 AI 布局,而北京凭借 163 款备案模型的产业基础、95 家备案企业的人才储备,有望成为外企大模型落地的 “首选地”。
结语
“奔驰虚拟助手” 的获批,不仅为智能汽车行业带来了交互体验的革新,更标志着我国 AI 产业进入 “本土创新 + 全球协作” 的新阶段。未来,随着更多外企大模型的落地,AI 技术将在交通、服务、制造等领域催生更多新业态,而北京作为全国大模型产业的 “领头羊”,也将持续释放开放红利,推动 AI 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