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比亚迪要在海外市场实现销量翻倍的目标。
具体来说,他们计划在2025年把海外销量从2024年的四十多万辆,一下子提升到八十万辆。
刚听到这个数字,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觉得有些夸张,毕竟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但是,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数据是,截止到今年八月份,比亚迪在海外已经卖出了超过六十三万辆车,全年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将近八成。
这个进度不仅说明那个八十万辆的目标不是空谈,甚至还有可能超额完成。
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亚迪是如何在全球市场上,一步步实现这样快速的扩张的?
首先,我们必须把目光聚焦在欧洲市场,这里可以说是全球汽车工业的“主战场”。
过去,这里是传统汽车豪强的天下,后来特斯拉凭借电动化的浪潮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就在今年,比亚迪在欧洲的纯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已经有单月超过特斯拉的记录。
比如在七月份,比亚迪在欧洲的注册量达到了一万三千多辆,而同期特斯拉的销量不仅不到九千辆,还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四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数据波动,而是一种市场格局正在被改写的信号。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
一方面,特斯拉的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经上市多年,在产品新鲜感上有所欠缺,其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功能在欧洲的审批流程也一直不太顺利。
另一方面,比亚迪则是带着一整套成熟且有吸引力的技术方案进入市场的。
它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上给了欧洲消费者很强的信心,有效缓解了人们对电动汽车安全和续航的普遍担忧。
在产品线上,比亚迪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从价格亲民的“海豚”到定位高端的“腾势”、“仰望”,覆盖了不同的消费群体。
特别是一些高端车型,比如腾势D9,在欧洲的定价直接对标奔驰等豪华品牌,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自信的体现。
更关键的一步棋,是比亚迪的“本地化”战略。
面对欧洲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和高昂的关税,比亚迪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直接在欧洲的匈牙利投资建厂。
这座工厂的投产,意味着比亚迪的汽车将成为“欧洲制造”,从而可以合理地规避关税,降低物流成本,在价格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在欧洲大陆建立起超过四百家销售门店和服务中心,也让消费者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产品,并享受到便捷的售后服务。
这种将先进技术与深度本地化运营相结合的策略,给欧洲市场的现有格局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看完了欧洲,我们再把视野转向东南亚和拉丁美洲。
在这两个新兴市场,比亚迪的策略同样是以本地化为核心。
在过去由日系品牌长期主导的东南亚市场,比亚迪通过在泰国和印尼建立大型生产基地,迅速打开了局面。
以泰国工厂为例,它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超过九成的员工都是本地人,这使得比亚迪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外国品牌,而是深度融入了当地经济。
这样的做法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比亚迪在泰国的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四成,成为了市场的领头羊。
在拉丁美洲的巴西,比亚迪的成功更具代表性。
通过建设两个大型工厂,比亚迪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因为其产品的高性价比和低使用成本而广受欢迎。
当地消费者算了一笔账,发现开比亚迪电动车每公里的花费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优势。
再加上一些成功的品牌营销,比如比亚迪的车型被选为巴西总统的座驾,这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在当地的形象和影响力。
目前,比亚迪在巴西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五,销量比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还要多。
这一系列海外市场的成功,都离不开比亚迪背后强大的体系支撑。
最核心的就是其在技术研发上的长期、持续和大规模投入。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比亚迪在过去十几年里,每年的研发投入金额几乎都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这是一种近乎执着的“技术信仰”。
至今,比亚e迪累计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两千亿元人民币,拥有一个庞大的工程师团队。
这使得它在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上,都实现了自主可控。
这种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是比亚迪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很多核心零部件它都能自己生产,而不必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商。
这不仅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更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所以我们能看到,比亚迪可以将一些过去只在高端车型上出现的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应用到十万元以下的平价车型上,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这种“技术平权”的思路,让它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都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
雄厚的资金储备,也为它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工厂、布局销售网络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当然,比亚迪的全球化之路也面临着挑战。
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以及在一些成熟市场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都是需要认真应对的问题。
比如,如何让欧洲、日本等市场的消费者,真正从内心接受并信赖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这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但从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来看,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来应对贸易政策风险,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价值,通过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来赢得市场份额,这套组合策略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因此,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海外销量翻倍的目标对于今天的比亚迪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正在变为现实的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