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外的充电站,一台508千瓦的YU7和它的准车主,我花了二十分钟劝他别冲动,最后他还是刷了卡

北京五环外的充电站,一台508千瓦的YU7和它的准车主,我花了二十分钟劝他别冲动,最后他还是刷了卡

方向盘握上手那几秒,我承认自己犹豫了。真皮缝线的针脚细到要凑近了看,触感比我那台开了快四年的3系还讲究。这是小米的第二台车,一个做手机的品牌,车里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居然没糊弄。

红绿灯起步,右脚刚碰到电门,整个人就被摁在座椅上了。旁边车道那台2.0T刚吼出声响,我已经窜出去一个车位的距离。508千瓦这数字平时听着没概念,踩下去才知道——大概就是你想超车的时候,不用提前打灯观察,因为油门一深,旁边的车瞬间就在后视镜里了。

不过说句掏心窝的话,这种暴力加速日常开车用得上的场景不多。真正让我琢磨的是过弯那会儿,能感觉到后轮在帮你“推”,不是那种突然甩尾让你冒冷汗的推法,是稳稳当当托着你过去。保时捷团队参与调校这事儿,车评人都说烂了,但你真开上了才明白这钱花在哪儿了。

续航问题绕不开。厂家写770公里,我自己在北京二环堵车模式下测过,表显掉120公里实际跑了90出头。这个比例大伙心里都有数,电车嘛,表显续航就是个参考值。但800V超充确实快,上次在服务区,一杯咖啡还没凉,电量从30%蹦到80%,比加油站排队加油还省时间。

车机这块儿,我属于不太挑剔的那种。三块屏、八块屏对我来说都一样,能导航能放歌就行。倒是有天晚上,媳妇儿在副驾屏上刷综艺,我开车听相声,各干各的互不干扰,这设计算是想明白了。那个小爱同学…前几天让它开天窗,结果给我播了首《天空之城》,差点把我气笑了。这智能助手啊,看来还得多训练训练。

北京五环外的充电站,一台508千瓦的YU7和它的准车主,我花了二十分钟劝他别冲动,最后他还是刷了卡-有驾

空间是真给了惊喜。轿跑SUV这种造型,后排一般都憋屈,但我爸妈坐后面,俩人腿都能伸直,我妈还说比X3舒服。上个月自驾游,三个28寸箱子加一堆零碎全塞后备箱,盖子都盖得严丝合缝。电车平台在空间利用上,确实比油车灵活不少。

开了小两个月,有些东西得实话实说。基础版的智驾系统,城市道路跟车变道基本稳得住,就是碰上施工路段会发懵。高阶版带激光雷达那套,朋友说强很多,但价格差了好几万。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得看你自己有多依赖辅助驾驶。

充电这事儿,小米宣传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听着挺爽快。实际情况是你得用他们自己的桩,我家附近就一个超充站,四个桩位,周末去基本得排队。所以这个“免费”多少打了折扣。要是能在家装私桩,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开起来不太像电车。很多电车那种轻飘飘找不着重心的感觉,它没有。底盘很整,过减速带咣当一声,有韧性有回弹,像是懂你急什么缓什么。

价格我就不展开了,各地优惠力度不一样。只能说预算在三四十这个区间,想要性能想要智能还得兼顾家用,确实可以看看。不过电车迭代速度这么快,今天的旗舰配置,半年后或许就是标配水平,这个时间成本得自己算清楚。

那天在充电站遇到的哥们儿,最后还是下单了,没选液态银,等雅灰色。走之前扔下一句:“反正都是赌,赌个新的总比赌旧的强。”我琢磨这话也有道理。新车总得有人先吃螃蟹,味道如何,开个一年半载就全明白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