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

最近几年,经常开车或者在路上走的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马路上那些小巧灵活的合资品牌燃油车,好像一下子少了很多。

想当年,本田飞度、大众POLO、丰田威驰这些车,那可是城市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很多年轻人第一辆车的首选。

可现在,你再想在车流里找找它们的身影,似乎都得费点劲了。

这短短几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小车之王”,是怎么一步步淡出我们视线的?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变革。

让我们先把时间倒退回五六年前,大概是2018年那会儿。

那时候,如果你手里攥着七八万、十来万的预算准备买车,走进任何一家4S店,销售顾问大概率会向你热情推荐这类小型合资车。

他们的说辞你肯定不陌生:“这车省油、皮实耐用,开几年卖掉也亏不了多少钱,保值率特别高!”这话在当时确实是金科玉律。

对于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或者只是想买个代步工具的家庭来说,省心、省钱、可靠,就是最大的诉求。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所以,即便这些车的价格并不算便宜,大家也愿意买单。

可我们得仔细想想,那时候的“不便宜”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就拿本田飞度来说,当年被称为“平民超跑”,七万多的起售价,你买到的是什么?

是手动挡,配置低到可能连个像样的中控屏幕都没有,内饰也基本都是硬塑料。

你要是想开得舒服点,买个自动挡车型,再算上购置税、保险这些费用,全部办下来,轻轻松松就得超过十万块。

十万块在当时买一台这样的小车,现在回头看看,性价比确实不高。

但大家为什么还趋之若鹜呢?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那个时间点,消费者的选择实在太有限了。

在那个价位区间,合资品牌的口碑和技术积淀就是最大的保障,国产车在很多人眼里还稍欠火候,所以大家只能在有限的几个选项里做出选择,这是一种“没得选”的必然结果。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的。

就在大家还普遍认为“日系省油、德系高级”的时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用一种近乎“不讲道理”的方式,彻底搅乱了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

这场变革,对小型燃油车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而且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立体式围攻。

第一波冲击,来自那些价格亲民的纯电动小车。

当五菱宏光MINIEV以惊人的低价打开市场后,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一系列产品紧随其后,直接把价格定在了六七万的区间,这正好是小型燃油车的核心战场。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对比,你就能明白这种冲击力有多强了。

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你买一台燃油车,得到的是需要频繁踩离合、换挡的手动挡;而买一台纯电车,天生就是自动挡,驾驶起来轻松平顺。

在车内体验上,差距就更大了。

传统小型燃油车里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收音机,而同价位的纯电车,普遍都配备了智能中控大屏、倒车影像、语音控制等功能,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按键功能机时代一步跨越到了智能手机时代。

更要命的是使用成本。

以前大家夸飞度一公里只要四五毛钱的油费,已经觉得很省了。

可现在开电车,在家里充电的话,一公里的电费可能还不到一毛钱,而且还不用交购置税。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这么一算,燃油车最后那点“省油”的优势也被彻底击垮。

至于过去引以为傲的保值率,在绝对的性价比和巨大的使用成本差异面前,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买一辆几万块的车,开几年省下来的油钱,可能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折旧,大家的心态也变了。

如果说小型纯电车的出现只是抢走了一部分客户,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是彻底断了小型燃油车的后路。

汽车市场的竞争是联动的,当新能源车开始发力时,整个燃油车市场的价格体系都受到了冲击。

以前定位更高、价格更贵的紧凑型轿车,比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这些常年的销量冠军,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也开始大幅度降价,终端售价一度下探到了七八万的水平。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这一下,消费者就开始思考了:我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买一辆空间更大、级别更高、开出去也更有面子的紧凑型车呢?

小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而真正给予致命一击的,是比亚迪掀起的插电混动技术革命。

当比亚迪秦PLUS DM-i以“电比油低”的口号,将一款尺寸、配置、动力都全面占优的A级轿车价格打到7.98万元时,整个市场都为之震动。

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过去买一辆合资小型车的钱,买到一辆既能当纯电车开、享受极低用车成本,又能长途跋涉没有里程焦虑的混动家轿。

这还没完,紧接着,比亚e迪又推出了秦L和海豹06这两款中型轿车,车长接近4米8,尺寸堪比雅阁、凯美瑞,而起售价居然不到10万元。

这几款车的出现,就像是在已经拥挤不堪的6到10万元价格区间里,又投下了几颗重磅炸弹,直接把小型燃油车存在的最后一点合理性都给炸没了。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现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购车逻辑已经完全变了。

如果他手握八九万元的预算,他会怎么想?

如果只是想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追求极致的经济性,那么三五万的纯电小车是最佳选择,停车方便,成本极低。

如果需要兼顾家庭使用,偶尔还要回老家跑个长途,那么八九万的国产插电混动轿车能完美满足所有需求,空间大,配置高,还没里程焦虑。

如果他对品牌还有些要求,或者想买辆车更有面子,那么他可以看看那些降价后的合资紧凑型车,甚至可以加一点钱,直接买一辆尺寸越级的国产新能源中型车。

你看,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似乎都没有再选择一辆小型燃油车的理由了。

它被夹在中间,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尴尬角色,市场价值被一层层地剥离干净。

燃油车时代终结,中国彻底告别,小型车何去何从?-有驾

当然,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看到飞度、POLO这些车型的没落,心里难免会有些感慨。

因为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这些小车可能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

它可能是人生中第一笔大额资产,是奋斗路上的忠实伙伴,车里承载过加班后的疲惫,也见证过事业起步的喜悦;它曾在独自一人的旅途中播放着动人的音乐,也在组建家庭后,第一次安上了儿童安全座椅。

这些车,是我们一代人奋斗记忆的一部分。

我们承认它们的历史贡献,也怀念那段时光。

但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市场的变化本质上是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让消费者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更大、更智能的汽车。

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大势所趋。

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小车,它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静静地停在了时间的洪流里,成为了我们记忆中一道深刻而温暖的印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