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雷阵雨下得正急,马路对面那个老康掏出钥匙一头钻进他那台前年的别克,边上小区微信群有人提了:“MG4预售头天1.1万单,真的假的?”大伙茶凉了半盏,热乎劲却没下去。今年MG那新出的纯电两厢,小区快递小李嘴快,说是海外卖得飞起,国内半天没啥声,就这两天突然叫起来,说打算卷比亚迪海豚。我心里嘀咕,这车真有那么神?过去国产两厢能有几个起得来台面的。
小五(咱这片卖车的那小哥)前些天刚见过,他趴柜台上说,MG4这车外形第一眼瞅着就带劲,特别合小年轻胃口。四驱运动范,按他话讲“后轮撒点野,安逸得很”。其实欧洲去年真把这车捧成了销冠,但国内一直寡淡,老早前有人调侃“洋气归洋气,国人不爱这一挂”。小五说这事还是个文化疙瘩,太硬邦邦不好,太温吞水吧,老外嫌弃。新款做了点溜圆,尾部还有那飞箭形的尾灯,多多少少沾点Cyberster那跑车味儿。车主群里养狗的张姐咋咋呼呼地,说:“我家儿子一看就记住了,这尾灯他老喜欢。”
讲真,这车的改动比表面多。SUV师傅阿牛翻了两句,说新MG4那前唇,那锐角搞得,“像是整过形的”,但实际人家没丢老底子,传了点上世纪英国那些老MG的精气神。师傅还补了句,下次要能装上个流媒体后视镜就好了,雨雪天盲区也省点心——不过现在好像只配高配。
插句话,十年前“你好斑马”那一嗓,掀起的车机智能浪潮,算是荣威RX5带出来的吧。风水轮流转,现在MG和OPPO一搭把唤醒词变成了“小布小布”。说起来,手车互联这些玩意别家也折腾,其实测起来互通卡顿的事儿也时有,就是MG和OPPO这次玩的“投屏+全控”,连阿婆买菜都好学。小李测过,把滴滴导航地点手机里摇一摇咣就进车里了——师傅在群里半开玩笑:“万一媳妇查岗,不怕露馅儿?”
我还真钻进这车坐过一次(没买,全靠混脸熟)。那设计风格,新潮归新潮,有些地方细节倒没吹得那么刺眼。方向盘后边那小拨杆据说多了个自适应能量回收档位,但有零星车主说调起来反应不如隔壁某新势力灵活,不过导航和无线CarPlay倒是没啥毛病。主驾扶手下头藏个冷饮盒,夏天出门放矿泉水,朋友家小孩差点以为是拿来藏零食。冷门配置还有USB Type-C口多到发懵,后排地板平的,有老哥调侃“载三胖子也没事”。
最让我琢磨的是那个半固态电池,这玩意业界多少人鼓噪了近十年。李峥——据说天天泡实验室,不修边幅那型——讲得隐晦,说固态固态其实一弄就烧,主要卡在电解液,不管啥材料,只要电解液窗口小,想用锰为主的正极马上出问题。MG4挂的是上汽清陶第二代半固态,说白了液体只留椒盐那么点,安全性确实上去些。真续航能不能打到宣传的极限?群里自测数据普遍差个一成,但冬天衰减没想象大——这个北方司机感触最深。
还有不小心就挖到的小道消息:部分早期MG4用户说家用交流7kW充起来比厂家宣称的略慢,原因嘛,阿牛分析可能是线里损耗大点,加上自带的那根线据说温升太快,夏天需要用原厂的。技术员那句口头禅我还记得,“电瓶啥都别赶进度,一慢安稳,啥火都起不来。”
说起事故,前两个月豫通路那家修理厂接过台撞凹保险杠的MG4,听说副车架抗撞性能基本顶得住,但配件等了快四周才到,还是定的英国那边。小区里有懂行的说,MG国产零件调货不如某比亚迪快——未来这点估计是个短板。
MG品牌有点年头,老车友觉得新MG4噱头多,传统“运动魂”压不住电车那种快快快的调调。有人还翻出早年进口MG6的钥匙外壳摆照片,说“变样了”,这世道啥玩意儿不是一变再变。
至于预售那天,销售小五上朋友圈嚷嚷“MG4订单爆,赶紧来锁单”,大家闹哄哄没少调侃,西南片区、江浙沪一带下单的最多,东北暂时怂,看雪地表现还得再观望。实际交付后,邻居老范爱车群已开专栏写自己的用车日记:冬天掉电属实有点肉疼,手机互联基本靠谱,黑飒飒外观小孩子爱。
倒是那天阵雨散了,老康拎着牛奶回来说,MG4这玩意没准儿真能混出头,交付等的人多,二手市场那个收车价都涨了点。谁知道再过几年,市面会不会又冒出波配件荒也未可知,但电车江湖,不就靠折腾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