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证取消”已成定局,高速公路也可能全部免费?

驾驶证、行驶证真的不用带了?高速费真要一分不收?”最近,这两个问题在车主群里炸开了锅。一边是“两证取消”的政策实锤落地,另一边是“高速公路年度免费额度”的热议,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拍桌抗议:“凭啥货车司机能省成本,我们私家车主却要继续买单?”这场争议背后,藏着交通改革更深层的逻辑博弈。

“两证取消”已成定局,高速公路也可能全部免费?-有驾

一、“两证取消”:便民还是变相限制?

2025年6月1日起,全国正式取消驾驶证、行驶证实体证件,全面推行电子证照模式。政策一出,年轻车主纷纷点赞:“再也不用翻包找证件,手机一扫搞定!”数据显示,全国ETC用户已达3.7亿,电子证照使用满意度高达96.3%,确实解决了忘带证件的尴尬。

但质疑声同样存在:老年车主因不擅用智能手机陷入被动,部分城市ETC设备故障率仍达5%,电子证照的隐私安全也引发担忧。更关键的是,政策与“高速公路收费调整”的传闻捆绑发酵,让许多人误以为“两证取消=高速免费”。

二、高速免费争议:谁在受益?谁在买单?

“两证取消”与“高速免费”的关联性被过度解读,实则属于不同维度的改革。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年收费超5780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建设贷款和养护。若全面免费,地方财政需填补巨额缺口,相当于全国车主每年多缴2000元燃油税或购置税。

支持免费的观点认为:

  • 私家车贡献了39%的小型车流量,却承担了超60%的通行费,违背“谁用谁付”原则;

  • 高速公路作为公共产品,应逐步回归公益属性。

反对者则反驳

  • 货车占高速里程42%,若免费将加剧物流成本下降,但私家车高频使用者反而获益更多;

  • 2024年数据显示,仅15%的私家车主占用39%的小型车流量,免费政策可能加剧“占便宜”现象。

三、政策破局:差异化收费能否破解困局?

与其争论“全免与否”,不如看看正在落地的创新方案:

  1. 年度免费额度:代表建议将节假日集中免费改为“每年10天自选免费时段”,缓解拥堵的同时兼顾公平。

  2. 分时段动态定价:山东夜间货车通行费5折,江苏推出“定制化套餐”,通行成本直降30%。

  3. 按里程精准收费:广东试点“无感支付”,江苏推广“少跑多省”模式,用大数据实现“用路成本透明化”。

改革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要在效率与公平间找平衡点

四、未来已来:智慧高速或终结争议

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的成熟,正在重塑高速收费逻辑。未来,高速公路可能按服务等级收费——基础通行免费,但智能导航、紧急救援等增值服务单独计价。新加坡的“道路使用费”模式(按车型、排放、里程收费)已初见成效,或许值得借鉴。

结语

“两证取消”是便民利民的进步,高速收费改革则是更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其抱怨“不公平”,不如积极参与政策讨论。毕竟,交通改革的目标从来不是“让所有人满意”,而是“让多数人出行更高效、更安心”。

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