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万卢布,就这么干巴巴地摆在眼前,可车呢?
利佩茨克Ring汽车中心的销售经理两手一摊,表情里带着点我也没办法的无奈。他指着展厅里那台孤零零的上一批次H3,一台全轮驱动的顶配Tech+车型,标价305万卢布。这几乎成了个摆设,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款刚刚上市,据说能动动嘴就控制全车的新家伙。
新款H3,特别是那个同样全驱、配置拉满的Tech+版本,价格已经悄悄爬到了315万卢布,换算过来差不多27.6万人民币。可问题是,就算你捏着钱,也只能对着宣传册干瞪眼。经销商那儿早就空了,下一批车什么时候能到,没人能给个准信儿。
这场面,多少有点魔幻。自打2025年10月16号哈弗新款H3在俄罗斯正式开卖,这股热乎劲儿就没降下来过。说白了,这次升级确实挠到了痒处。内置的Yandex Auto平台,对本地用户来说,就像咱们用惯了高德导航一样顺手,导航、听歌,体验很本土。再加上那个能激活超过150项功能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动动嘴皮子就能开关天窗、调空调、甚至启动360度全景影像,这种新鲜感让不少俄罗斯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更绝的是,它还支持OTA软件更新。这意味着这台车是有生命力的,能像手机一样不断进化,不会刚开两年就觉得哪哪儿都过时了。这种玩法,在以往的俄罗斯车市里可不常见。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却显得有些掉链子。市场的火爆需求,像一记重拳打在了脆弱的供应链上。图拉的工厂,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生产基地,偏偏在这节骨眼上进入了计划性停产,说是要到11月10号才恢复生产。这个计划性用得就很有灵性,到底是早就安排好的,还是应对突发状况的托词,谁也说不清。反正结果就是,全俄罗斯的经销商都在喊饿。
配置选择也因此变得异常有限。原本哈弗官方宣传册上,新款H3的配置从三款增加到了四款,多了个前驱的Elite版,皮座椅、电调驾驶座、座椅和挡风玻璃加热的冬季套餐一应俱全,看着性价比挺高。可现实是,经销商手里最多的,反而是那些价格最高的全轮驱动车型。这感觉就像,你本想去饭馆点个经济实惠的家常菜,结果老板告诉你,不好意思,今天只有龙虾。
当然,为了留住这些持币待购的客户,经销商们也是各显神通。利佩茨克这边搞Trade-In置换,能给30万卢布的补贴,挺狠的。到了罗斯托夫的Pride汽车中心,补贴就变成了20万卢布。各种信贷优惠也满天飞,从5万到35万卢布不等,五花八门,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先把定金交了,把名排上。
这台搭载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数据上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地方,前驱版143马力,全驱版177马力,中规中矩。可它偏偏就火了,火得甚至有点让人看不懂。或许,这不仅仅是一台车的产品力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是俄罗斯市场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选择。当传统欧美日韩品牌因为各种原因变得选择有限、价格高昂时,一个带着最新智能科技、配置又给得足的中国品牌,就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这场抢购与其说是对哈弗品牌的狂热追捧,不如说是一种市场空白下的消费惯性转移。消费者们不是没得选,而是想选的那个最优解突然变了。新款H3恰好在那个时间点,递上了一份看起来最诱人的答卷。只是,这份答卷的供应量,实在是太有限了。
等到11月10号图拉工厂的机器重新轰鸣起来,积压的订单能被多大程度上满足?这波热度又能持续多久?到时候提车的价格,会不会又是另一番光景?现在谁也说不准,或许,这正是这场戏最有意思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