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福特汽车旗下那款大名鼎鼎的硬派越野车——烈马(Bronco),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版本,叫做“智趣烈马”,并且从今天开始接受预订。
这事儿一出来,好多人都挺好奇的,甚至有点犯迷糊。
因为在大家印象里,福特烈马应该是那种满身泥浆、在山地戈壁里驰骋的硬汉形象,怎么突然就跟“智能”、“趣味”这些听起来很居家的词联系在一起了呢?
而且,这次推出的还是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两种新能源版本,定位也变成了“轻越野”。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福特这波操作,是想把一个硬汉改成一个暖男吗?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福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们买车,看重的是品牌、是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觉得一辆车只要皮实耐用、动力强劲就是好车。
但现在,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情况完全变了。
您走进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的展厅,销售人员跟你聊的最多的是什么?
是那块比iPad还大的中控屏幕,是能跟你对话、帮你开车的智能系统,是车里有多少个摄像头和雷达,是这车坐起来舒不舒服、空间够不够大。
这种变化,说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用车需求变了。
咱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很多人都喜欢福特烈马那种粗犷、自由的感觉,梦想着有一天能开着它去远方。
可现实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年365天里,可能有350天都是在城市里开车。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早晚高峰的拥堵,是小区里狭窄的停车位,是接送孩子上下学。
真正的长途自驾游,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一年可能也就一两次。
在这种情况下,一辆纯粹的硬派越野车,它的那些强大到可以攀爬岩石的四驱系统、为了抗冲击而设计的坚固大梁,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比如油耗会很高,开起来感觉很颠簸,舒适性差,在城里掉个头都费劲。
福特作为一个在中国市场打拼多年的老牌车企,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他们发现,很多消费者喜欢烈马的“形”,也就是那个帅气、硬朗的样子,但并不真的需要它那么极致的“神”,也就是硬核的越野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本土汽车品牌,像理想、问界、蔚来这些新势力,已经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市场。
它们推出的车型,精准地抓住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空间要大、乘坐要舒服、车机要智能、能耗要低。
特别是理想汽车,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和没有里程焦虑的增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就给所有传统车企上了一课:在中国市场,光有品牌和历史是不够的,你必须得懂中国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福特推出“智趣烈马”,本质上就是一次非常积极的、向市场学习和靠拢的尝试。
它保留了“烈马”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一些设计元素,但内核已经彻底转向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家庭用车。
那么,这辆“改头换面”的烈马,具体都变成了什么样呢?
我们先从外观看起。
原来的燃油版烈马,就像一个穿着户外冲锋衣的探险家,线条方正,特别是那两个圆圆的大灯,非常有复古的味道。
而新的智趣烈马,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穿着时尚运动装的都市青年。
最明显的就是车头,复古圆灯不见了,换成了更细长、更有科技感的灯组,整个车头也设计得更低矮一些,少了一些攻击性,多了几分亲和力。
中间那个“BRONCO”的英文车标,现在还能发光,这可是当下最流行的新能源车设计语言,一下子就让它显得很时髦。
车身侧面的变化也很有意思。
它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和燃油版是一样的,都是2米95,这个尺寸决定了车内的基础乘坐空间不会差。
但是,它的车身总长度拉长到了超过5米,同时车身高度又降低了。
这一拉长、一压低,视觉效果就完全变了,从原来那种高高大大的“方盒子”,变成了一台更修长、更稳重的大型SUV。
这种设计显然更符合城市道路的审美,也让车看起来更大气。
当然,因为车里增加了电池组,它的体重也上去了,整备质量超过了2.5吨,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
车尾部分,福特还是保留了一些烈马的经典元素,比如那个外挂式的备胎,还有侧开式的后备箱门,这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告诉大家它还带着越野的基因。
如果说外观是做了“柔化处理”,那车内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坐进智趣烈马的车里,你几乎找不到任何燃油版烈马那种粗犷的影子。
中控台上最显眼的就是一块15.6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幕,车机系统用的是高通骁龙8255芯片,这基本是现在主流智能汽车的标配,能保证系统运行流畅不卡顿。
更厉害的是,它还有一个70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系统,可以把导航路线、车速等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开车的时候视线不用离开路面,既安全又有科技感。
车内的用料也讲究多了,到处都是柔软的皮革和搪塑材料,手感和观感都比原来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这套内饰的设计思路,完全是在向中国的造车新势力看齐,就是要用科技感和舒适性来打动你。
最后我们来看看它的动力系统,这也是它从“硬汉”转向“暖男”的核心所在。
它提供了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可以说都非常聪明。
纯电动版,搭载前后两个电机,动力很强劲,配了一块容量高达105.4度的大电池,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是650公里。
这个续航水平在目前的纯电SUV里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对于那些家里有充电桩、或者不经常跑长途的用户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增程式版本,则更能看出福特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研究。
它车里有一台1.5T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开车,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发电,像一个“随车携带的充电宝”。
真正驱动车轮的,还是电动机。
它配的电池容量是43.7度,可以支持纯电行驶220公里。
这个数字非常有讲究。
根据统计,中国绝大多数上班族每天的通勤距离都在50公里以内。
也就是说,这220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你用上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
在这期间,你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车来开,用电成本非常低。
而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你想去远一点的地方自驾游,也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因为车里的发动机可以随时发电,你只需要去加油站加油就行了。
这种“平时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完美解决了充电不方便和里程焦虑这两大难题,可以说是目前非常适合中国家庭的一种新能源解决方案。
总的来看,福特推出的这台智趣烈马,是一次非常明确的战略转型。
它不是要取代那个硬核的燃油版烈马,而是在这个著名的产品系列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更贴近大众市场的道路。
它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坦克300或者Jeep牧马人,而是变成了理想L7、问界M7这些主打家庭市场的车型。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百年汽车巨头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所展现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它告诉我们,即便是像福特这样的国际品牌,如今也不得不认真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用中国人习惯和喜欢的方式来造车。
这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我们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