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6分钟跑1000公里!国产固态电池量产,燃油车开始倒计时

你刚买杯咖啡的时间,电动车的续航已经加满了。 国轩高科实验室里,一块闪着金属光泽的电池正以6分钟“吞下”1000公里续航所需的电量。

充电6分钟跑1000公里!国产固态电池量产,燃油车开始倒计时-有驾

这个曾被日本视为“二十年技术封锁”的固态电池,如今在中国工厂里合格率突破90%,能量密度525Wh/kg的数字,把特斯拉4680电池甩开一倍。 加油站里掐表计时的车主们还没意识到,燃油车最坚固的“五分钟堡垒”,正在被充电桩瓦解。

上汽MG的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给银色车身安装扁平的电池包。 今年9月,这些搭载半固态电池的全新MG4将交付给欧洲车主,成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半固态电池车型。 它的电芯来自上汽清陶,在零下30度的冰库里测试时,电量保持率仍超80%,旁边燃油车的发动机正因低温发出嘶哑的轰鸣。

在武汉,东风奕派科技的车间里亮着黄色警示灯。 一条小批量生产线已经建成,明年这里将试产全固态电池包。 工程师汪俊君盯着参数屏:“我们要用渐进式策略,先验证工艺和成本”。

充电6分钟跑1000公里!国产固态电池量产,燃油车开始倒计时-有驾

丰田东京总部的地下实验室,研究员凌晨三点还在调试硫化物电解质。 这家拥有1300项专利的巨头,被迫将量产时间从2030年提前到2027年。

中国工厂的节奏更快,比亚迪的深圳基地里,2027年装车倒计时牌挂在流水线上方,技术人员在测试10分钟充入1500公里的快充协议。

欧洲车企选择了另一条路,宝马慕尼黑工厂里,搭载全固态电池的i7测试车刚完成道路实测,隔壁办公室正起草向QuantumScape的采购合同。 大众集团高管私下承认:“失去宁德时代等于放弃电动化”。

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车商老张把日系燃油车的价格牌换了三次。 “去年卖18万的凯美瑞,现在标价11万没人问”,他翻着手机里的新闻叹气,“83%的人说要等固态电池车”。

充电6分钟跑1000公里!国产固态电池量产,燃油车开始倒计时-有驾

上海某丰田4S店,销售小陈指着混动车型的油耗数据:“百公里4.1升油,比纯电车贵20%成本,但能熬过过渡期”。 他身后的维修车间空了一半,师傅们正在学习高压电池拆解课程。

河北某高速服务区,新安装的600kW超充桩闪着蓝光。 电网工人老李扯着电缆抱怨:“这玩意儿一小时耗电够三十户家庭用一天”。 他身后的加油站排着五辆车,柴油味混着司机们的调侃:“等你们充电桩比厕所多再说吧! ”

全国加油站超12万座,覆盖了80%的偏远乡镇,500kW超充桩刚突破8000台,九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国轩高科的快充神话,暂时还开不进西北的盘山公路。

宁德时代福建工厂的账本上,全固态电池成本标着1500元/kWh,是普通锂电池的四倍。 生产经理指着恒温车间:“硫化物电解质见水就废,这里湿度比沙漠还低十倍”。

充电6分钟跑1000公里!国产固态电池量产,燃油车开始倒计时-有驾

这反映在终端价格,搭载半固态电池的上汽MG4定价7.38万起,若换成全固态方案,售价将跳涨到25万区间。 东风奕派的内部报告写得直白:“当前固态电池车是给愿意为科技买单的人准备的”。

当6分钟快充成为现实,加油站便利性神话破灭时,燃油车还剩下什么? 是引擎轰鸣的情怀溢价,还是穷乡僻壤里的刚性需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