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向美的方洪波交车,方洪波成为仰望U8L车主

点击关注不迷路

比亚迪王传福向美的方洪波交车,方洪波成为仰望U8L车主-有驾

11月24日,广州车展刚结束没几天,一条看似普通的交车新闻悄悄上了热搜: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手把一把车钥匙递给了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

两人站在一辆通体曜石黑、线条硬朗的SUV前握手合影。

这台车,正是今年9月才上市的仰望U8L鼎世版,起售价128万元。

乍一看,不过是一位企业家买了辆豪车,另一位亲自送车上门,场面客气又体面。

但如果你稍微多看一眼细节,就会发现这事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这不是普通客户提车。过去一年里,王传福亲自交车的次数屈指可数,且对象清一色是企业掌舵人:

木林森的孙清焕、慕思的王炳坤、大自然家居的佘学彬……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各自行业里扎扎实实干了几十年的实业家。

而这次轮到方洪波,身份更特殊。

他执掌的美的,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集团之一,年营收超3000亿元,产品卖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次,这辆车本身也不寻常。

仰望U8L鼎世版长5.4米,宽超2米,轴距3.25米,比劳斯莱斯库里南还大一圈。

它搭载“易四方”四电机系统,四个轮子能独立驱动,原地掉头、横着走都不在话下;

还有“云辇-P+”智能液压悬架,过坑洼如履平地;

最让人惊讶的是应急浮水功能,真遇到暴雨积水,车子能像船一样漂着走。

这些技术不是PPT里的概念,而是已经量产装车的实打实配置。

但真正让这件事值得细品的,不是车有多贵、技术有多炫,而是背后那条若隐若现的线索:

比亚迪和美的,正在联手做一件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的事,把“车”和“家”连起来。

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新鲜。

毕竟现在谁家没几台智能设备?

手机能控空调,音箱能开灯,扫地机器人自己会回充……

但问题在于,这些设备往往各玩各的,系统互不兼容。

你在车上想提前打开家里热水器?

得先解锁手机、打开APP、点进二级菜单……

一套操作下来,车都到小区门口了。

而比亚迪和美的的合作,试图打破这种割裂。

就在交车前不到一个月,双方宣布腾势N8L车型与美的高端家电品牌科慕深度联动。

简单说,就是你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对着车机说一句“小迪,打开客厅空调”,家里的空调就自动启动;

反过来,在沙发上躺着,也能通过美的美居App查看车辆电量、远程开启座椅加热。

这种联动在广州车展上进一步扩展到比亚迪汉L、唐L等主流车型,并推出了配套的生态配件。

更关键的是,11月21日,两家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人车家智慧生态”战略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合作不再局限于某一款车或某一个家电系列,而是要构建一个覆盖全场景的互通体系。

听起来有点抽象?

举个真实场景你就明白了:

冬天早上六点,天还黑着,气温零下。

你躺在被窝里,用语音唤醒家里的中控屏:“启动车辆,调到22度。”

两分钟后,停在楼下的比亚迪已经完成预热,方向盘和座椅暖烘烘的。

你下楼钻进车里,不用搓手跺脚,直接出发。

下班路上堵在高架,孩子快放学了,你担心家里老人接不了。

不用打电话打扰他们,只需在车载屏幕上点一下“查看家中摄像头”,就能看到玄关画面:

门开着,孙子书包挂在衣帽架上,奶奶正端汤出来。

这些都不是科幻想象,而是已经在部分车主身上实现的日常。

而方洪波作为美的掌舵人,选择成为仰望U8L车主,某种程度上,是在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套系统“背书”。

他不是去买一台交通工具,而是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闭环。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中国人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碎片化。

通勤、接送、加班、照顾老人……一天24小时,真正属于自己的可能不到两小时。

在这种状态下,任何能节省决策成本、减少操作步骤的技术,都会被迅速接纳。

而汽车,正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变成移动的生活空间。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上班族平均每天在车上度过1.5小时以上。

这段时间如果只能干坐着,当然是浪费;

但如果能和家庭环境无缝衔接,那价值就完全不同了。

比亚迪显然看到了这一点。

它没有像某些车企那样一味堆砌屏幕、强调自动驾驶等级,而是选择和家电巨头联手,把车变成“家的延伸”。

而美的也明白,单靠家电已经很难再打开增长天花板,必须找到新的入口。

汽车,正是那个天然的高频触点。

有意思的是,这种合作模式避开了“自建生态”的重资产路径。

特斯拉曾尝试自己做家居系统,结果进展缓慢;

而比亚迪选择开放合作,拉拢已在智能家居领域深耕多年的美的,快速补齐短板。

这种“借力打力”的思路,恰恰体现了中国制造业一贯的务实风格。

回到方洪波的选择。

他完全可以买一辆奔驰S级或者宝马X7,舒适、体面、毫无争议。

但他选了仰望U8L,而且是顶配的鼎世版。

为什么?

一方面,作为制造业老兵,他深知核心技术的价值。

“易四方”四电机系统、“云辇”悬架、刀片电池……这些不是营销话术,而是比亚迪过去十年砸钱研发的真实成果。

方洪波天天和供应链打交道,对“可靠”“稳定”“可控”这几个字的分量,比谁都清楚。

另一方面,他或许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当中国制造已经能做到世界顶级水平时,我们是否还该迷信进口品牌?

仰望U8L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一件事:

中国不仅能造好家电、好手机,也能造出不输欧美豪华品牌的高端汽车。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交车仪式上,王传福全程笑容满面,没有一丝“推销”的姿态,倒像是老朋友之间交付一件共同打磨的作品。

这种默契,不是临时策划的公关动作,而是长期合作积累的信任。

事实上,比亚迪和美的的互动早有端倪。

早在2023年,双方就在供应链、零部件标准上展开交流;

2024年,美的为比亚迪部分车型提供车载空调压缩机;

到了2025年,合作直接升级到用户端体验层面。

这种从B端到C端的层层推进,说明两家公司不是为了蹭热度,而是真正在构建长期价值。

当然,也有人质疑:

128万的国产车,真的有人买吗?

会不会只是企业家之间的“互相捧场”?

数据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仰望U8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2万台,在百万级新能源SUV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而U8L作为加长行政版,主要面向商务接待、高端家庭用户,虽然价格更高,但订单排期已到明年一季度。

更重要的是,它的车主画像非常清晰:

多为企业主、技术高管、科研人员,这群人不追求logo,只认真实力。

说到底,方洪波提这台车,传递的是一种信心。

信心来自对技术的认可,来自对国产品牌的信赖,也来自对中国制造未来路径的共识。

我们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点上。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买车首选德系、日系;

买家电看欧美品牌;

就连手机,也曾以拥有一部iPhone为荣。

但今天,越来越多像方洪波这样的专业人士开始用脚投票:

不是出于情怀,而是因为国产产品真的做到了“又好又实用”。

仰望U8L或许不会成为街车,但它代表了一种可能性:

中国品牌不仅能参与高端市场竞争,还能定义新的使用场景。

而比亚迪和美的的合作,则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智能生活,不是靠一堆孤立的“高科技产品”堆出来的,而是通过系统协同,让技术隐形于日常,服务于人。

最后回到那个交车现场。

没有镁光灯狂闪,没有夸张口号,只有两位穿着朴素夹克的企业家,站在一台黑色SUV前握手。

那一刻,没有“巨头”“霸主”“王者”之类的标签,只有两个相信中国制造、愿意为彼此站台的人。

这或许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当技术回归生活,当合作超越竞争,当信任代替怀疑,我们离理想中的智能生活,其实并不遥远。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