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汽车内饰设计师看世界
我学的本行是家具设计,后来进入了汽车行业,对木饰在高档车里的地位有很深的体会。写起关于汽车里实木装饰的话题,总感觉有点自豪,毕竟自己算是明白木头的人。虽然做的活儿不见得最好,写字倒是能把喜欢木饰的心情表现出来。
平时大家能听到的一些珍贵木材有海南黄花梨、楠木、红木、紫檀、乌木、胡桃木、黑檀木和水曲柳等。全球还有数量更稀有的木料,比如柚木也是个代表。
为什么车内会用木头?其实用木头这事儿历史很长。最早时候,人们就喜欢实木耐用又有质感。某些名贵木料时间久了就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老式汽车里,实木几乎是标配。到现在,真皮开始流行,中低端车也会用实木装饰。哪怕便宜点的车,也要用类似桃木的塑料条,做个样子。
木饰自汽车诞生起,就是象征档次和气质的。现在,除了主打运动或者特便宜的品牌,大多数车型都会配上一点木纹,不管是真木还是仿的。
现在很多车,为了看起来豪华,中低端品牌也用起了木饰,甚至最基础的配置都能看到“桃木”条。可实际上,大部分只是仿木做旧,外观和真木差不多,但根本不是木头。
目前来50万内的车很难见到用真实木内饰的。毕竟不是所有车都在叙述高端品质。
那中低端车的实木饰板到底是什么呢?
我刚学木头那会儿,老师让我们去建材市场观察各种材料。那时常见有种塑料布,看起来像木纹,我还觉得很神奇。
现在很多家用车的所谓实木内饰,其实也就跟这差不多。为了节省成本,很多情况下只是用塑料喷上木头的颜色,用水转印技术,把木纹膜贴在塑料件上。你如果往上一抠,木纹就掉了。
还有一种办法,比前面的好点,就是模内注塑。工艺上是在底部先印木纹,外面封一层透明的硬壳。你摸起来不是真木头,触感几乎和塑料没差。
这些都只是“看起来像实木”而已,就是表面功夫。字面游戏玩的溜,让很多人分不清。
这和汽车变得越来越普及也有关系。以前车是奢侈品,谁买得起自然更舍得花钱。现在家用车几乎家家都有,厂家不得不把成本控下来。
那为啥有些高档车的实木内饰摸起来也像塑料?
其实高档车用的也常不是整块木头,而是把薄木片一层层压在一起,有时候还会加些特别层来保证性能。表面要刷好多层清漆,这样既耐用又能让木纹更漂亮。
哪些木材比较受欢迎?
胡桃木和桃木在各档次车型里都很常见。所谓桃木其实绝大多数是胡桃木。车用的桃木和家里用的家具类似,偏爱胡桃树或者核桃树。胡桃木树瘤的纹理很特别,很多人喜欢。它原产北美和欧洲,是种硬木,密度适中。不少豪华品牌会用多层薄木片压制成实木板,造价也高一些。很多汽车都会选用带有树瘤纹理的材料,因其美观独特。
水曲柳(又叫岑木)也是高端木料之一。这种树历史悠久,在家具和建筑领域都很受重用。因为多年砍伐,国内的大树很难见到,所以变得非常珍贵。和胡桃木类似,水曲柳也是硬木,用起来结实稳定,老化很轻微,耐干燥,表面抛光后效果很好。
目前不少高端车型会用水曲柳或岑木做装饰,普通家用轿车则很罕见,甚至很少有仿制的贴皮。比如奥迪A6L和A8L就用特制的岑木饰板,配合现代化的内饰风格,增加了豪华感的同时还显得年轻,不会显得死板。
蒙多那木主要产自北美西部,美国和加拿大的太平洋沿岸。这种木料重、结实、强度大,干燥的时候爱变形,但完全干了挺耐用的,就是怕腐烂。抛光效果很好,表面有光泽。它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树上容易长大树瘤,这种木瘤花纹成了顶级豪车的最爱。
“工匠精神”成就艺术车厢
这里必须提一提工匠精神。它就是制作和设计里那种认真的劲儿,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靠高质量赢得市场和用户信任的那种态度。这种精神体现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一种专注和敬畏。
豪华车在选材料时就特别严格。像劳斯莱斯,车身造型得花200多个小时,每道工序都得反复检查和修改,一辆车的每个细节都追求技术与美感的统一,光靠机器是做不到的,这得高手工匠才行,这种人才全世界都不多。
比如捷豹XJ、XF的木饰板,必须取自同一棵树的相邻部位,这样成品的花纹、颜色才能更一致。宾利的师傅们会仔细挑选漂亮的木瘤,还要找对称花纹来配对,让内饰看着和谐。所有木饰都是手工制作,经过72小时的硬化,再上清漆,把木头的美感完全展现出来。很多以纯手工著称的品牌,每一片木饰都是技师亲自切割和打磨的。手工作的优势,是机器永远比不了的。
最终能装在豪华车里的完美木饰,是工匠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名贵的木材配上精湛的手艺,成就了豪车独一无二的气质。把一辆车做成艺术品,这就是高档豪车值得它高价的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