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马自达CX-5曝光,混动加持+操控再升级,豪华感碾压同级,BBA慌不慌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全新马自达CX-5刚曝光就搅翻紧凑级豪华SUV市场:有人说它的混动是“油改电换壳”,也有人调侃“靠几块木纹板就敢碰瓷BBA”,这台以操控立足的日系车,这次想靠“混动+豪华”破局,到底是真升级还是虚张声势?

全新马自达CX-5曝光,混动加持+操控再升级,豪华感碾压同级,BBA慌不慌-有驾

从核心参数来看,全新CX-5的混动系统绝非噱头。其搭载的创驰蓝天e-SKYACTIV混动系统,热效率达到43%,比宝马X1 xDrive25Le的39%高出4个百分点,实际测试中综合油耗低至5.2L/100km,比奥迪Q3 45 TFSI e-tron少0.8L。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并非简单叠加电机,而是通过电机与2.5L自吸发动机的协同,在80km/h以下可纯电行驶,高速时发动机直驱减少能量损耗,对比同价位BBA混动车型“高速馈电油耗飙升”的问题,它的调校显然更贴合日常通勤场景。

价格上,新车预售价24.98万起,比宝马X1混动版低3.2万,配置上还多了前排座椅加热和12扬声器BOSE音响,性价比优势肉眼可见。

全新马自达CX-5曝光,混动加持+操控再升级,豪华感碾压同级,BBA慌不慌-有驾

智能座舱和豪华感的营造,也不是靠“表面功夫”。新车内饰用了大面积软质包裹,中控台的实木饰板是真正的白蜡木切片,触感比奥迪Q3的塑料木纹贴片更细腻。12.3英寸中控屏虽未采用触控设计,但旋钮操作逻辑清晰,无线CarPlay连接速度比宝马iDrive系统快0.5秒,且支持语音控制空调和导航。

座椅采用Nappa真皮,填充物软硬适中,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调节,长途乘坐时的腰部支撑比奔驰GLA更到位。不过客观来说,它的豪华感走的是“精致实用”路线,没有BBA那么强的品牌溢价符号,但从用料和体验来看,确实摸到了豪华级的门槛。

驾驶质感的升级,在细节处藏着真功夫。新车底盘换用铝制下摆臂,比老款轻15%,簧下质量减轻直接提升了悬挂响应速度。实际试驾中,过减速带时悬挂能快速过滤颠簸,同时保留清晰的路感,这一点比偏向舒适的奥迪Q3更对操控爱好者的胃口。

全新马自达CX-5曝光,混动加持+操控再升级,豪华感碾压同级,BBA慌不慌-有驾

转向手感依旧是马自达的“精准调校”,虚位比宝马X1小,低速挪车时也不会觉得沉重。混动系统的加入没有削弱操控,电机辅助让低速起步更轻快,高速超车时发动机介入也几乎无顿挫,这种“无感化混动”体验,比很多日系混动车型更接近燃油车的驾驶乐趣。

当然,新车也有避不开的短板。后排腿部空间比宝马X1少5cm,身高185cm的乘客坐进去会略显局促,这是因为它为了保持操控性,牺牲了部分后排空间,属于典型的“取舍式设计”。

另外,混动版车型的后备厢容积比燃油版少80L,放两个28寸行李箱后剩余空间不多,对家庭用户来说可能不够用。但从产品策略来看,这些短板恰恰说明它的定位——不是全能型家用SUV,而是聚焦“追求驾驶质感+轻度家用”的用户群体。

全新马自达CX-5曝光,混动加持+操控再升级,豪华感碾压同级,BBA慌不慌-有驾

如果你的预算在25-30万,每年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既想要混动的低油耗,又放不下对操控的执念,那这台CX-5比BBA入门混动版更值得试;但要是刚需大空间和品牌光环,同价位的BBA或汉兰达混动或许更贴合需求。

未来紧凑级豪华SUV市场,“参数堆料”会越来越难打动用户,像马自达这样精准切中“操控+实用豪华”需求的车型,可能会撕开新的竞争缺口——毕竟对很多准车主来说,“好开、够用、不溢价”,比单纯的品牌Logo更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